三星坐拥手机供应链垄断地位,Note 7上亏的钱已全部赚回
三星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简称OLED)面板上的统制地位已经毋庸置疑,连即将推出的iPhone也转投到这个领域,不得不说这是个可怕的事情。
据ET News等多家韩国媒体报道,苹果已与三星旗下显示面板制造商Samsung Display签署了为期两年,约合90亿美元的小尺寸OLED面板供货协议。今年预计将向苹果供应7000万块至9200万块小尺寸OLED面板,这就意味着,今年出货的iPhone中,大约30%将配备曲面OLED面板。
另据市场研究公司IHS Markit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三星连续第六年称雄中小尺寸显示屏市场。
IHS Markit称,在全球9英寸及以下显示屏市场上,三星市场份额为31%——远高于2015年的25.2%。数据还显示,三星在这一市场的销售额为人民币951亿元。其他竞争对手则在这一市场上的份额远低于三星,JapanDisplay和LGDisplay分别为16.1%和13.1%;夏普市场份额为7.9%。
三星OLED面板的产能为何低?
说起OLED,业界都认为这是智能手机未来的必经之路,所以作为手机厂商而言,这条路不得不走,但是目前的现状是三星在这个行业处绝对性垄断,所以对于三星来说这条业务线的成功能让三星逆转颓废。
三星靠OLED翻身,其在2016年已经达成4亿片OLED面板出货目标,更将2017年的生产目标大幅提升至5.5亿片,目标增幅37%。因此,据韩国科技媒体ETNews报道,三星面板厂Samsung Display今年将砸89.4亿美元投资OLED,高于去年期的87.6亿美元,创史上新高。
从2012年起,Samsung Display资本投资多介于36~45亿美元之间,但最近这两年投资规模几乎放大两倍,反映三星看好OLED面板需求将飙升,于是加快了投资脚步。同时,Samsung Display是目前全球唯一有量产中小尺寸软性OLED面板经验的供应商,这可能也是该厂积极投资的另一主因,目的是想趁早拉开与对手距离。事实上,目前也只有Samsung Display有能力大幅增产中小尺寸OLED面板。
据了解,到今年年底时,OLED面板的产能将从当前的每月3万块至4.5万块,增加到12万块。三星正在提高OLED面板产能,来满足飙升的智能机需求。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三星OLED面板的产能那么低?这还要从它的供应商Canon Tokki说起。Canon Tokki并不是什么小企业,全球大部分的OLED蒸镀设备都来自这家公司。可以说,这家公司掌握了OLED制造设备的关键技术。所谓OLED蒸镀,是指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将OLED发光材料附着在玻璃基板上。
而在OLED量产上已经前行多年的三星,也在Canon Tokki身上下了投资,不仅帮助其扩充产能,甚至将之后两三年的设备订单买断,完全不给其他竞争对手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此前郭台铭会亲自拜访Canon Tokki,目的自然是为了说服后者向夏普供应关键的OLED生产设备。
已赚回Note 7上的全部亏损
虽说去年三星确实风波不断,但有传言称,三星去年在Note7上亏的快二百亿美元,到今年就基本已经赚回来了。靠的,就是三星现在领先全球的半导体存储芯片和OLED屏。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智能手机行业各家厂商风风火火的掀起了一股涨价潮。在国产手机厂商谈到涨价原因时,普遍都提到了来自供应链元器件涨价的影响。而相对应,我们看到三星电子反而是赚的盆满钵满,令一众手机厂商大有捶胸顿足之感。
存储芯片中比较常见的是NAND Flash和DRAM。NAND Flash闪存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即断电后仍能保存数据,比如手机上16G/32G/64G的闪存和电脑上的固态硬盘用的就是NAND Flash。DRAM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能将数据保持很短的时间,而且关机就会丢失数据,电脑上4G/8G/16G内存采用的就是DRAM。
在NAND Flash和DRAM价格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三星获利颇丰。据研究机构DRAMeXchange的研究显示,2016年第四季全球DRAM总体营收大幅增长约18.2%,考虑到三星在去年四季度DRAM市场高达47.5%的市场占有率,称三星为DRAM涨价的最大赢家也不为过。
另外,根据三星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初步财报显示:受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和OLED显示屏出货量的增长推动,2016年四季度三星电子运营利润78亿美元,同比增长50%,创三年新高。韩国券商HMC Investment Securities分析师格雷格·罗表示:“三星电子第四季度的业绩让市场感到惊讶……存储芯片和OLED业务当然是最大的功臣。”
对于三星近几年之所以在智能手机供应链环节坐拥垄断地位,知名产业分析师潘九堂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当年在屏幕和存储这些元器件领域,日本企业技术遥遥领先于韩国企业。因为日本企业普遍缺乏战略眼光,最终让技术领先优势化作泡影。眼看着三星如今在这些元器件领域形成垄断坐享极大的利好。
三星多年来潜心布局上游核心零部件产业,如今已逐渐发挥出强大的势能。通过在部分零部件供应链的接近垄断地位,让三星在危局中不仅能强势扭亏,还能利用其绝对的市场优势掌握供应链的话语权,钳制对手的命门,压制住紧随其后的众多厂商,甚至影响整个竞争格局。
现阶段货源紧缺,这使得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三星有了更强的定价权。目前三星超过七成的产能已被苹果、自家手机和OPPO及VIVO承包,能供应其他品牌或个人电脑应用有限。虽然东芝、美光灯其他存储器厂也跟进,但制良率都没有三星顺利,让三星更有能力主导价格调升。
国内厂商“不信命”
正因为三星生产的面板、芯片等上游零部件已成为全球智能手机领导品牌全力追逐的目标,加之苹果开始将屏幕转向OLED,三星势必会将更多的屏幕转向iPhone,国内厂商缺货的状态可能会比2016年更加严峻。
去年有媒体报道,OPPO、vivo、华为、小米已经确定了OLED屏幕订单,有传闻称 OPPO、vivo 的订单分别占到了13%、10%的OLED 面板产能,三星独占 56%,此次苹果的订单占比很可能还要超过 OPPO、vivo。
而不管苹果OLED大订单是多少,都将意味着三星与苹果两家将瓜分掉目前大部分的 OLED 面板产能,其他厂商可能拿着钱也很难买到屏幕了。
由于OLED器件中有机薄膜的厚度非常薄,需要高端的精密制造技术,成本难以降下来。OLED供应商掌握在少数厂商:三星/LG。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是风险高,没有候补资源。
数据显示,三星对中国手机厂商销售的OLED面板比重已超过28%。不仅OPPO R9产能受到三星屏幕紧缺影响,还有市场传闻称,三星限制了对华为OLED屏幕的供应,导致华为Mate9系列手机推迟了上市时间。
虽然国产手机也可以选择其他的OLED屏幕供应以免受三星OLED屏幕垄断的影响,但是目前LG生产的OLED屏幕观感和工艺与三星OLED屏幕相差还是很明显。特别是在小屏幕高分辨率的制作工艺上,LG和国产屏幕厂商都要落后于三星。小米Note2使用的就是LG屏幕,结果被LG坑了一把,好好的手机成了阴阳屏。
不过,随着中国手机厂商的不断发力,这一现状将有机会改变。不久之前,华为、OPPO、vivo 成立了 OLED 面板联盟,也很可能是希望在行业内拥有更大话语权与议价权。
近日,国内的屏幕面板生产商京东方也表示,其与华为合作的OLED屏幕已经正式量产,未来将会面向更多国内厂商。
同时,据第一财经报道,TCL集团也透露,华星光电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署6代LTPS-AMOLED项目合作协议,计划投资建设一条月产能达到4.5万张的第6代LTPS-AMOLED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主要产品为3~12英寸高分辨率的中小尺寸柔性可折叠AMOLED显示面板。项目拟于2017年6月30日前开工建设,2020年实现量产,总投资约350亿元。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家中国厂商发力柔性AMOLED面板。京东方于2016年就投资了1000亿元,在成都、绵阳建设两条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产线。而且雷锋网曾报道,苹果近几个月以来一直在测试京东方的AMOLED屏幕,但是双方的谈判还处在早期阶段,京东方有望在2018年或之后向苹果供货。
这么看来,国内的手机厂商们确实都很有先见之明,就是专门应对这样的供货情况出现,为未来产品的屏幕供应先铺好了后路。但要追赶三星,摆脱对三星屏幕的依赖,可不是短短一两年就能实现的,毕竟差距在那摆着。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