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3@ma3office.com

我的收藏
微信登录,

创业者会犯的22个错误(下)

更新时间:2016年02月24日 来源:马上办公

大咖教训看太多,来看看这个普通的创业者,在看了某个讲座之后,列出了自己犯的22个错误。


「创业是件很奇怪的事,因为如果你相信直觉,那你一定会犯不少错。 如果你一无所知,那在犯错误之前,你最好停下来想一想。」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作为初次创业者所犯的 22 个错误的后11个错误。
 

共享办公

12)相信长距离的合伙关系没问题。我们的公司成立于迈阿密,但当意识到我们应该靠近廉价技术人才后,我将公司搬到了盖恩斯维尔,招聘了两个程序员,然后我们就在一个孵化器开工了。我的联合创始人们都待在南佛罗里达,几个月后,团队就缺了一名联合创始人,又过了几个月,另一名也没了。当你努力想让一个初创企业顺利起步的时候,产品和设计是所有事情的核心,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团队保持同步很重要。你应该能随时将团队中的任意一员拉到一旁问问「为什么你要加入这个功能,它是否符合我们的长远计划?」,而他也应该能够及时反馈。当你的联合创始人们远离产品团队,不能参与每天的互动并渐渐与项目进展脱节,这无意中会导致他们与核心团队的疏远(我最不想做的就是疏远我的联合创始人/朋友——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了,并且绝不同意在创意雏形阶段远程办公)。
 

13)以为别人会像我一样在乎我的公司。当你创立了一家公司后,难免会期望,如果你努力证明自己和说服别人,他们就会立刻和你一样对公司充满激情。结果我发现,无论谁都做不到这一点。在创立公司的整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有找到一个和我一样在乎自己公司的人。他们也在乎,只不过不像我这么狂热罢了。现在看来这真是再正常不过了,我是说——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在乎呢?相比于其他人,一个公司对于创始人而言总是会有更加特殊的意义,这完全 OK。关键是,要让人们足够感兴趣而愿意加入你,但如果他们不如你一样投入也不用太失落。我创业的时候从来没有感激过人们投入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帮助我创造一些东西是多么了不起的一种行为。创始人们,时不时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多么幸运吧,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愿意将自己最宝贵的资源——时间——用于帮助你实现你的愿景。
 

14)不重视专业领域知识。Paul Graham 的课程中另一件我深有同感的事情是,他断言做一家创业公司本身的经验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非常关键。[1] 这一点对我们而言简直是再正确不过了。我们的创业公司在时尚、零售和软件的交叉点上,而我们在其中任何一个领域都不专业,但我们觉得这总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来学习到。四个月后,我们决定专注于软件方面,因为它可以应用到时尚零售行业。如果我们已经有时尚/零售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节省不少宝贵的时间,并从一开始就能在市场的测定方面做出保守的假设。以后再创业的话,我不会再选择一个我不真正了解的市场。在具体行业成为一名专家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巨大优势——这一经验教训可能是我事业上目前为止最宝贵的一课,对针对普通消费者的初创企业而言,这至少意味着你做的东西自己会爱用。
 

15)以为我会因为某个行业的市场很大就爱上那个行业。这一点和上面有点重复,但又不太一样。因为这不是要你欣赏一个领域,而是要了解自己。因为有机会做一些创新并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事情,我才成立了我的第一家初创公司,并以为自己会慢慢喜欢上这个行业。但我们从来没有喜欢过时尚或者零售,成立四个月后创始人们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确认了我们真的不怎么喜欢时尚和零售行业,技术才是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所以我们决定专注做技术。我希望我永远不必在一个无聊的领域做什么事,这有点像「出卖自己的灵魂」。这种事往往令人伤感,音乐和电影如此,做生意也是如此。
 

16)忽视在技术中心建立初创企业的重要性。湾区是跟初创企业相关的地方中的佼佼者。在 Boston, Austin, Boulder, New York 和 Chicago 都有不错的创业氛围;然而,在硅谷以外的地方创立企业和在像迈阿密这种地方创立企业还是有区别的。当然你不必非得在硅谷才能创业,但是选择一个能理解创业风险的地区还是非常重要的。投资人、人才和潜在客户都会被这种区域文化影响。如果是在技术中心而不是 Florida 这种地方,你能更容易地招到自己要的人。以后,我绝对只在欣赏创业行为并且拥有足够维系早期初创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地区成立公司。
 


17)没有向人们坦言我的忧郁。创业是我做过的最孤独的事情,风险投资人 Brad Feld 最近在博客上发布了一篇颇为震撼的关于创始人自杀的文章。[2] 刚创立公司那会儿,合伙人之间的的兄弟情谊和对自己工作的掌控感激励着我,我每天醒来时都充满了目的性,知道自己将要怎样度过这一天,这种感觉真的很棒。但随着时间流逝,你开始痛恨这个过程,因为没有事,真的是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容易做到的。每一件小事都需要付出大量不间断的工作(看第22点)而这些工作大部分得由你来承担。一段时间后,你感到孤独,即使你知道人们都很喜欢你却也十分清楚他们帮不上什么忙。他们非常渴望帮助你,但却帮不上。这是我经历过的最孤独的感觉,我真希望我能回到那个时候,向我最爱的人倾诉那种感觉,而不是默默忍受。每当我和我的创业的朋友们聚会的时候我总是尽力倾听,好事发生时人人都知道,但事情不那么顺利时却很少有人过问。如果你正在和一个创业者交往,相信我——给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结果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同样让你震惊的还有通过这件事你们会变得多亲密)。跑题一句,对于和投资银行家恋爱的人们我也会给出同样的建议,我在那个领域也遭遇过低谷,那滋味绝对不好受。
 

18)用公司的成功与否定义自己。当我和别人一起吃午饭或喝咖啡时,最后一定会花大把时间谈论公司以及我们面对的挑战,没过多久,当人们问我「最近怎么样?」时,我会回答公司的近况,这造成了我作为生活中的 Ben 和企业家 Ben 两种身份的界限模糊。我在公司倒闭后所做的一次演讲中描述了我意识到将公司当做「自己」和将公司看做「自己在做的事情」是不同的。可惜我直到公司关门后才意识到这一点。但从那之后我一直信奉着这种观点,这给我对工作的看法带来了很多好处,我更加的注重当下,也有信心去做伟大的工作而不用去担心自己在项目上的失败是不是等于做人的失败。

19)认为花时间/金钱参加 Florida 编程马拉松是明智的。这条和第16点相关——我们非常乐天参加了 Florida 的几场编程马拉松/竞赛,试图发掘人才,保持劲头。我们认为参加这些活动非常必要,因为其实我们挺渴望成就点什么的。我们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很难找到硅谷称作「超级明星」的人。现在看来,这些编程马拉松只能看作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必需品。以后,我不会再靠编程马拉松作为人才库了,不过有必要一提的是这类编程马拉松在配对创始人方面有时倒是效果不错。
 


20)认为「你知道什么不重要,你认识什么人才重要」也适用于初创企业。你得有人脉才能成功的说法在创业圈也是真实写照,但远没有在其他领域那么重要。创业,你得对某一领域了如指掌,只有当你对一个行业知道的「足够多」时,你才能够和那些你需要知道的人进行睿智的交流,换句话说,认识 Fred Wilson 是一码事,但是认识 Fred Wilson 并且能够在他感兴趣的一个领域展现出令他印象深刻的知识,这对你而言可是能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作为一名创始人,你绝对要搞清你的那一摊事儿,没有捷径。只有当你搞清楚了自己那一摊事儿,你才能利用自己的人脉向人们展示你在这事儿上有多牛并说服他们关心这事儿。我非常善于向自己证明自己有多牛然后跟我遇见的人证明我有多牛。说实在的,当我嘴里说出来的话像滔滔江水一样并且听起来还挺有道理的时候,我脑子里已经飘过一万个为什么了。
 


21)思考一年以上的发展战略。在创业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有时候会思考长期的发展愿景以及我在某天所做的如何能和 1 年、3 年以及 5 年目标联系起来,听多了人们花好几年设计一件事然后才开始动手「完成」的故事就不可避免地会变成这样。问题是,这种长期发展思考会让你脱离当下,结果呢?什么事都得放到当下去完成。我特别喜欢 ESPN 的记者在每场比赛结束时问教练他们最关注什么,而每次的答案几乎都是既深刻又简单的——「我们关注下场比赛」。球队和创业在很多方面都很类似,你需要一个能碰撞出火花的阵容、天赋极高的运动员、一名能引导团队向正确目标发力的魅力队长。最需要记住的颠覆性事情之一是像 Michael Jordan 这样的传奇运动员对待每一次竞比赛是多么的认真和投入。我肯定他也会花时间思考他的长期规划,但我想这种事很可能不会占据他 5% 以上的思考时间。超级明星们考虑眼下,他们活在当下,并且不允许自己沉溺于过去或未来,他们赢在当下——就!现!在!
 

22)以为有些事自然而然就能解决。我发现让事情自然而然解决的想法,在我的个人生活中以及一些不占太多时间的琐碎事情中真的是个非常好的建议。但是,我在创业中使用这条建议的次数太多了点儿。这种建议的症结在于它将控制权交给了命运,但是命运可不会自动创造出一家公司来。命运在用时间治疗伤痛以及在正确的时间帮你做出重大决定上是挺管用的,这种事情通常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你只需要安心睡觉,不要在短时间内采取任何决定性的行动,就让它「自然而然地解决」吧。但是创业从来不会自然而然地成功,所有我见过的创业成功都告诉我,创始人需要毫不妥协地使事情发生。最好的例子就是 Steve Jobs 的「现实扭曲力场」,跟他工作过的人都体会过这种现象:当他们认为某事毫无可能时,他却能说服人们相信这件事是可行的。企业家建立公司时一个月内进行的博弈游戏就比大多数人一辈子玩儿过的都多。最终,有更强大意志力的人往往会胜出。

热门推荐
  1. 徐汇 / 徐家汇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2. 徐汇 / 徐家汇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3. 闵行 / 漕河泾开发区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4. 徐汇 / 漕河泾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创业者会犯的22个错误(下)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创业者会犯的22个错误(下)

微信扫一扫关注

展开
收起
热门商圈:
在线客服
免 费 咨 询 021-6214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