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劲波:不忘初衷 期待成长
相比2015年的多起投资并购、分拆等跌宕起伏的情节,2016年的58集团比较低调。1月14日,58集团召开2017年年会,CEO姚劲波在年会上表示,2016年58还是在这一年里完成了调整优化,为未来的爆发做好了准备。
回头看,12年前姚劲波创办58的原因很简单。他在租房的时候,被一个不良中介给骗了。互联网究竟能够为每一个人,提供怎样的帮助?能为用户带来了什么价值?这是姚劲波创业的初衷。
时间过去,世界变化。
不久前,58组织了所有8年以上的“老员工”团建,很多人都哭了。没人能想到,这家如此接近地气的公司,在未来的中国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团建会上,姚劲波宣布,所有八年以上的同事都可以获得8万元的(RSU)股票,同时可以获得一周额外的带薪休假。而这这也将变成惯例,未来任何58员工只要到了八年就可以去兑现这张支票。
姚劲波说,很多人认为今后两年将是最坏的时刻,但他觉得 2017年也一定是最好的时刻,因为稳健的利润来源能够保障公司的持续创新、投入。“外面最看好你的时候,说不定是你自己最郁闷的时候。外界最不看好你的时候,是你自己感觉最好的时候。”
以下为对话:
业务需要对手
朱晓培:过去一年你变化大吗?
姚劲波:2015年的变化大,2016年的变化没有上一年大。
不过,我们集团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我们调整了BG和中台管理架构,从以一个为中心的圆心结构变成了一个由几个BG并行的结构。
朱晓培:为什么调整BG和中台管是重要的?
姚劲波:合并以后,我们集团就没有明确的对手了。只有拆成BG后,各BG才会有明确的对手。比如,58安居客的对手是搜房,58赶集招聘的对手可能是前程无忧。有对手的状态跟没对手,大家的紧张感是不一样的。只有有对手的时候,才能够从外部客观地来评价每一个部门到底做的好还是不好。
不过,这对BG的负责人选要求是挺高的,这个人必须比较综合,不仅是一个产品高手,或者销售高手,他需要比较好的领导力,需要兼顾后端跟前端。刚调的时候,造成了很多的不适应,但现在看,这个模式还是比较成功的。
朱晓培:现在,你怎么样去兼顾这些BG,怎么样分重点优先次序呢?
姚劲波:补位的情况比较多,对一些重点项目我也会跟进。
朱晓培:你最近有做补位的事情吗?
姚劲波:很多,太细节了。就看哪里觉得进展不顺,那么就去更多的关注。
朱晓培:一直有人认为合并很难成功,这给你造成压力了吗?
姚劲波:我觉得还好吧。58一路上都被人质疑,一路上都有人骂,要没有的话,反而不适应了。有人看好你,有人不看好你。但整体来说,还是很多人关注你。有很多人关注你,肯定就比没有人关注你要好很多。我们做什么事也不是由别人来指挥的,还是按照我们的节奏在做。可能,外面最看好你的时候,说不定是你自己最郁闷的时候。外界最不看好你的时候,是你自己感觉最好的时候。
朱晓培:58有这样的时候吗?
姚劲波:我们有。我们IPO之前那一年,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行业没有了。58、赶集当时都没有人关注,所有的人都不关注我们,觉得这个行业好象没有什么可做了。是我们的IPO,包括上市之后的一些表现,把这个行业带到了一个很火的地步。没人关注或者别人不看好的时候,并不代表这个行业不好。好不好,你自己是最清楚的。
即使融资容易的环境里,也有人觉得幸运有人觉得委屈
朱晓培:现在,很多创业者希望BAT能关注到自己。如果BAT不关注,就觉得自己是不是选错了方向。
姚劲波:这是一个结果,不是一个必须的过程。BAT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投,它只是投跟它战略匹配的公司。在互联网里面,BAT投资的公司也是占一小部分。我自己觉得,现在融资是容易的,相比我们创业的那个年代,是容易很多的。甚至,我认为是过多的。包括钱,包括投的企业都过热了。
我们那会儿创业,2005年,基本上能够往前走就代表你成功了。投资案例很少,你要见几十个、上百个投资者,才能拿到一份投资意向。现在,融资实际上容易很多了。当然,在容易的环境里面也有人觉得自己很幸运,也有人觉得自己很委屈。一定是这样的。
朱晓培:你认为2016年之前是投资过热?
姚劲波:现在说是资本寒冬的人一定是没有经历过2008年、2009年的人。2016年一个月投资的案例比那会儿一年、两年都多,今天的估值水平依然是非常高的。现在说资本寒冬的人,一定是被宠坏的人。融资从来就是不容易的,从来就是难的。过去的寒冬,VC是很傻的,你不能期待他们一直傻下去。
朱晓培:当时58容易吗?
姚劲波:我觉得挺难的,挺不容易的。我们除了第一笔钱很顺利之外,后面每一笔都是挺不容易的。
朱晓培:第一笔钱的时候,见了多少投资人?
姚劲波:只见了一个。而且是他(闫炎)主动找我的,软银赛富是天使投资。
朱晓培:B轮的时候呢?
姚劲波:B轮是最难的。基本上今天活跃的基金我全见了,只有一个人愿意向我们投资,就是DCM。
朱晓培:你还记得当时拿到DCM那笔钱的情形吗?
姚劲波: DCM林欣禾当面告诉我的,很快,决定的非常快。当时很高兴,因为它投了我1000万美金。我当时觉得真的是很多钱,我当时不想要这么多钱,甚至我都不想拿这么多钱。我觉得永远都花不完这个钱。1000万美金。
朱晓培:朱晓培:其他人为什么拒绝你?DCM为什么投你?
姚劲波:大家还是不太看好这个行业吧,又是2009年,金融危机刚刚结束。
其实林欣禾是看了赶集以后看的58,最后决定投58。我觉得基本上是这样的,赶集网杨浩涌说服了DCM这个行业很好,然后我说服了林欣禾我们比赶集好。
朱晓培:在那之前,你花了多少钱?
姚劲波:前面几年(2005年-2009年)总共花了400多万美金。我到IPO总共花了4000多万美金。而且,我认为58是一个比较烧钱的公司。
朱晓培:你怎么看那些因为公司融资不顺,而被投资方接管的公司?
姚劲波:就是两个选择里面,创业者做了一个选择,要不然你就死掉,要不然你就把这个公司转给别人。在公司不好的状态下,接手这个公司的人未必是赢家,放弃这个公司的人未必是输家。这个不存在什么压榨,都是一种商业上的选择。我刚刚说了,现在有太多的公司拿到钱了,所以融到A的不一定安全,融到B的也不一定安全,融到C、D轮也不一定安全。
朱晓培:你觉得合并后的58集团算上岸了吗?
姚劲波:所谓上岸不上岸,这个公司是不是相对来说安全,面对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或者说行业地位怎么样看,或者说这个公司能不能盈利。如果是从这个角度看,58合并确实是达到了这个目的。如果说,你就想做成一个这样的公司,那你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理想还是很远大的,现在这个状态还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我们自己觉得还有很多可以往进一步做的,比如说做转转,到家。
朱晓培:你说DCM那笔钱的时候,觉得永远花不完。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要做的事变大了呢?
姚劲波:不是一个突然顿悟的过程。它是一点点的变的。就好比,一开始你想做一件事情,你觉得它就是这么大,就是这个房间这么大,但你继续走走走,走出这个房间,发现外面的空间更大,而且那是你可以走到地方的,就是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也蛮好的,像去个旅游景点一样,你以为走完的时候,其实外面有更大、更美的地方。
朱晓培:有梦想是一个什么状态?是每天一睁眼就觉得很高兴,充满动力吗?
姚劲波:差不多是这样吧,我真的没有过不想干了的想法。现在遇到的所有的事情,很多人觉得挺难的,股价的涨跌,或者说某个行业不景气什么的,很多人觉得挺不容易的,只有你自己觉得这算什么啊。跟我们历史上经历的一些困难比,这个太不应该当回事了。
朱晓培:不担心股价下跌的威胁?
姚劲波:不会。外界对你的看法,包括资本对你的看法,和你的真实情况会差距蛮大的。外界看你好的时候,可能是你危机最大的时候。不看好你的时候,可能恰恰是你内部最有信心的时候。你内部觉得理不理的顺,才最重要。
朱晓培:今年有感到特别困难的时候吗?
姚劲波:我觉得我还好。
朱晓培:今天来说,整个市场的变化有什么是你没有想到的?
姚劲波:我刚刚讲了一个融资太多了,很多钱你一看就知道不应该投的,造成这个行业很浮躁,很乱。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竞争,包括有些行业烧那么多钱,最后都觉得不可思议。另外,很多风口正在过去。用户和流量的增长变得困难,再去打一个平台的难度也在增加,即使你是做移动互联网的,很多领域也都在变成传统领域。就是说,新创立一个公司真的没有机会了。
朱晓培:创业变得越来越困难?
姚劲波:如果现在创业还是往广了做,那基本上这个路是很窄的,非常窄,是走不通的。现在创业只能往一个很小的点,往特别深了做才有机会。
我觉得很多东西就过去了。过去两年,投资公司都是认为020、电商里面有机会,但我们领域投的一些垂直类的公司,最后都倒下了。这里面是有偶然性,比如创始人的问题或者其他问题,但是也有必然性。最终,一些平台性的公司还是会有一些天然的优势。比如,电商里面真正活得好公司其实只有阿里巴巴。
有问题的地方,一定会在那里放一支军队
朱晓培:转转跟闲鱼的竞争,你担心吗?
姚劲波:现在说还早。转转我们自己确保我们的用户是满意的,确保用户喜欢我们的产品,做出一些我们的调性来。我们自己喜欢,数据不断地增长就可以了。
朱晓培:对各个事业部,有人让你不满意吗?
姚劲波:肯定有。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势和短板,我会不断地提醒他,甚至给他补位。我是比较直接的,但是我会给他时间。现在以半年为单位。
朱晓培:担心竞争吗?
姚劲波:我们也会不断地去颠覆自己,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担心的话我们就去做了,比如转转,到家,包括招财猫等。这个担心,也许是进攻,也许是防御,也许是一种试验,这些心态都有。反正,我们自己真的觉得那个地方有问题,我们一定会在那里放一支军队。
朱晓培:最终得决策,对手会影响多少?
姚劲波:有些并不一定是对手得影响,像我们做到家,是我们自己觉得这个路有可能是通的,更多的是一个机会的考虑。从机会和自己能力的角度来做的考虑。
朱晓培:你自己个人在做天使投资吗?58的人现在提出来要去创业,你支持吗?
姚劲波:我从来不主动接触什么人,但是周边的人会听听我的意见。如果他要从我这儿借一笔钱,我就说投资给你吧。
事实上证明,其实58的人真正今天去创业的人,大部分我们投了。活到今天的大部分是我们投了的。
朱晓培:怎么看开放战略?
姚劲波:这是一个辩证的看法。你能够开放,是因为你通过闭环,通过自营,构建了一定的品牌认知和用户壁垒。
朱晓培:你跟马化腾的关系看起来好象还不错。
姚劲波:我跟大佬们的关系都还可以。
首先一点,我们是没有敌人的。我跟阿里,我们到家接受了阿里的投资,我也在湖畔上课。我们跟百度也是很紧密的合作伙伴,百度的很多会议我也参加。我自己真的不觉得在行业里面谁是敌人,我跟任何人聊天我都会聊天,我也不恨任何人。我觉得中国这么大,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敌人呢?包括我们之前跟赶集竞争,我跟杨浩涌现在也是好朋友。但有的人,他会天然的觉得你是我的敌人。
朱晓培:还有挺多人把你当成敌人的?
姚劲波:我知道有不少,但是事实上,第一,切入点不一样,体量不一样,可能瞄准的方向也不完全一样。再说了,即使是做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是敌人呢?
朱晓培:我们知道数据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财报。它会影响我们发展的策略吗?
姚劲波:我们是一个很老的公司,11年历史的公司。我们经历了多个经济周期,我们自己非常清楚我们业务的脉搏是什么,成本怎么样,增长怎么样,我们比较不受外界干扰,不会是别人指挥我们怎么干活。
有收入就不慌了
朱晓培:回想这11年发展,最危险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姚劲波:就是2008年、2009年的时候,真的有可能走不过去了。我真正的垦荒就是那个时候,最难的时候就是那个时候。
朱晓培:那个时候是一个什么状态?
姚劲波:公司应该是几百号人,每个月成本几百万,但是互联网几乎不能挣到钱,没有收入,资本市场非常差。如果今天是100分的话,那时候连30分都没有。
朱晓培:DCM那笔钱到账钱的时候,账上还有钱吗?
姚劲波:完全没有钱了。
朱晓培:没有钱怎么办呢?
姚劲波:没钱就想办法。我自己也往里放钱。我自己放了大概有几十万,或者100万元,或者更多,我记不清楚了。然后我们高管的工资就不发了,大概有半年的时间我们不发工资。
朱晓培:没有人提出异议吗?
姚劲波:没有一个人。我们不给高管发工资,发股份。
朱晓培:股份是一开始就给他们吗?
姚劲波:对,我做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当时不发期权,核心的几个人,我们认为是一个整体,也没有什么条件,就把股份给他们,也没有发生说这个人拿了股份走了这种情况。
朱晓培:再后来没有遇到比较困难的时候?
姚劲波:其他时候跟那个时候比都不算什么。那个时候两个焦急,第一,你知道用户很喜欢你的产品,用户活跃很多,但是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挣钱。第二,确实是融不到钱,而且你已经见了50个投资者了,有名的投资者差不多都见了,不管是在上海的,还是在北京的,都见完了。你不知道再见50个人会不会有人给你钱。
朱晓培:什么时候开始挣钱的?
姚劲波:58真正挣钱是到了2013年,IPO前后。
朱晓培: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能挣钱?
姚劲波:到2010年知道肯定能够挣钱。客户肯定会愿意为我们的服务买单,而且市场很大。
朱晓培:是有什么标志性的数据吗?
姚劲波:就是做了几个样板的市场,样板的行业、就发现客户喜欢我们的服务,他愿意为这个服务买单,他愿意长久的加大投入。我记得最开始做的是搬家,搬家行业的商家,开始有收入了,之前整个公司是没收入的。
你做了一个东西,一直是免费产品,突然发现原来是能够挣到钱的,这种感觉还是蛮好的。
朱晓培:就不慌了。
姚劲波:对。
朱晓培:你现在回头看,怎么看补贴这件事情?
姚劲波:资本市场是一个指挥棒,所有的人过去之所以失去理性,都是因为金融,因为资本市场错误的导向。今天市场已经理性很多了,没有一个创业者愿意通过自己的一些错误做法把自己逼到一个绝路。如果资本市场还给创业者这种暗示和这种不理性,就是导致一些不理性的做法的话,实际上不管对投资者的钱,还是对创业者的热情,都是一种不应该的消耗。
朱晓培:但是如果让你把58的路重新走一遍呢?
姚劲波:我们从来不做补贴,我们就是广告费大一点,小一点的问题。其实就是快一点,慢一点的问题。我觉得再走一遍,第一,它不可能了。第二,我觉得再走一遍,还是比现在会好一点,但是也就是好一点点而已。我自己不是说我多英明,我就觉得这11年走的基本节奏是对的,该进入的时候进入,该做用户的时候做用户,该融资的时候融资,不会有太大的不一样。
朱晓培:投资人对创业公司的影响大吗?
姚劲波:说没有影响肯定是不对的,肯定有影响。但我觉得,一个好的创业者是能够说服投资人去关注长远价值的,关注长远的利益、竞争格局。
我们基本上很少直接接到投资人的一个指示,说你要怎么样怎么样,我跟投资人关系还是比较好的,信任度也比较好,基本上这一路都是按照我的节奏在走。但是我也不是很固执的人,我也有被投资人说服过,他说服了我怎么做更好。
朱晓培:他说服过你们什么事情呢?
姚劲波:我们那年的广告大战,请杨幂代言,基本上是投资人觉得我们应该加大广告力度。我当时没有那么激进。
愿意为公司去做不擅长的事
朱晓培:创业这十几年,你变得更激进了吗?
姚劲波:我觉得是更稳定了,不是更激进了,心里面更有底了。
朱晓培:你性格上有变化吗?
姚劲波:性格是很难变的。但是有些改变的话,我会做一些原来我不擅长的事情,或者说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但如果是必须做的我会做。
朱晓培:你做了哪些你以前不擅长的事情?
姚劲波:我们是一个对用户的网站,对用户的平台,所以需要传递你的品牌价值,影响更多的用户。比如说,我们在电视上面一系列的做法,包括参加一些节目,包括一些论坛很多东西,原来都是极其反感,极其不愿意做的。但是事实上前两三年参与还挺多的,这个过程里面58受益也蛮大的。
我记得我最开始去参加《非你莫属》那个节目,我就坐了好几天,参加了五六期,结果发现我一个镜头都没有。后来说锻炼也好,或者说逼自己也好,都是因为经营这个企业的需要,让企业曝光的需要,如果有其他选择我一定不会去做这个事情。
朱晓培:你现在比较愿意跟什么样的人交流?
姚劲波:还是选择性的,就看自己需要了解什么了。
你看我自己现在在湖畔学习,我也有我的圈子,比如说互联网企业家这个圈子,但是论坛我确实很少参加。这几个月基本上我没参加任何一个媒体的会,参加这种活动我们投入产出比不划算。
朱晓培:说到湖畔,你怎么样想到我要去上学?
姚劲波: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吧。抛开一切,就从学习的角度,肯定比上一个其他的商学院要好,比任何一个商学院要好。
朱晓培:你对这个产业担心的地方在哪里?
姚劲波:整体来说中国的消费是越来越大的,中国的服务业是越来越大的,中国的服务业是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的。担心的地方就是我们跑的够不够快,够不够敏捷。
朱晓培:今天做到这么大体量,快还是很关键的?
姚劲波:对,任何时候快都是很重要的。
朱晓培:你觉得从58创立到现在,什么时候完成了从0到1的时候,然后现在又从1到多少了?
姚劲波:现在是10吧。2009年是1。
朱晓培:为什么给现在是10呢?
姚劲波:我们刚刚提了一个叫10X新起点的一个口号。10X就是我们要把用户量收入再翻10倍。而且我们刚好是10年,2016年是第11年的时间。为什么是10?至少能够看到10倍的空间,所以是10。
朱晓培:什么情况下提的?
姚劲波:我们最近组织了一批老员工,八年以上的老员工在深圳有一个户外的拓展运动。很多人经历的久了,他很疲惫或者有些人觉得这个事情是不是做完了,所以我就提出来我们要看下一个10年,下一个10倍。我在会上现场宣布给所有八年以上的员工发了8万块钱的红包,让他们再多额外的休假一周,而且我们把这个变成了习惯,只要满8年的人都有这么一个通用的福利,满8年就发。
朱晓培:你看明年,觉得有哪些事情是你必须要解决的,或者说今年还没有做的太好的事情?
姚劲波:我们都在做,我们是一个只要看到机会或者看到风险,我们都会立即下手去把它堵住的这么一家公司。
朱晓培:就是狼性嘛。
姚劲波:或者危机感吧,始终有很强的危机感。
朱晓培:危机感和安全感怎么样平衡?
姚劲波:有危机感,然后你敢去行动,就表示你还是有一定的安全感。
更多阅读:
马上办公,专业的办公室租赁平台,100%真实房源,专注服务中小企业创业起步、提供超高性价比,优惠真实的办公室出租服务,免费发布出租信息,让办公选址更轻松。更多创业相关资讯/活动
关注微信号:m3work
内容来源:来源网络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