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房股首吃绿债“螃蟹” 看当代置业上市三年成长史
11月23日,第六届中国证券「金紫荆」奖颁奖典礼在香港君悦酒店隆重举行,当天香港及内地政府代表及百多家两地大型上市公司高管莅临出席,颁出包括“最具影响力上市公司领袖”、“最佳上市公司”等十余个奖项。
在众多奖项中,“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这一奖项颇为引人注目,短短“成长性”三字足以从侧面体现了资本市场对这些后起之秀的注目与期待。
作为揽“绿色”、“地产”两大热门话题于一身的中国绿色科技房地产代表企业,当代置业(1107.HK)赫然在“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的获奖名单之上。遥记2013年7月当代置业初登港股主板交易时,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当代置业主张绿色环保建筑的商业模式,而且招股时仅有的两百多万方的土储太少,投资者并不看好。
短短三年,当代置业缘何重获资本市场青睐,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走向深蓝,突破深绿
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行业曾经的辉煌及骄傲正在改变。行业传统的开发、资本模式、商业业态面临着空前的失控与颠覆,所有人都说要转型、跨界、突围,但前方是不是有清晰的方向?
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鹏在今年8月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代表企业给出了一个略为抽象的回答——“蓝绿相间,走向深蓝,突破深绿”。
“绿”指的是绿色科技地产,这是当代置业一直以来的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当代置业始终倾注于绿色+舒适+节能+移动互联的全生命周期生活家园,并打造中国绿色地产领域的标志性品牌——“MOMΛ”。在创造高舒适度的生活居住空间的条件下(全年维持室温20–26℃,相对湿度30%–70%,室内低于35-40分贝的安静环境,室内空气更新频率0.5-0.8次/小时),ΜΟΜΛ产品的能耗远远低于中国普通住宅,并多次荣获中国绿建二星、三星标识认证。
如今,公司三条标准化产品线已经进入全国14个城市,深耕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四大区域。张鹏坦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公司,当代置业不能不坚持绿色地产。”
然而绿色也非一成不变。蓝绿相见的“蓝”指的是新的商业模式,即围绕绿色科技地产开发这一核心竞争力,打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及生态系统。简单来说,以地产开发为母舱,孵化出创业自组织单元。
以当代置业近年运营的休斯敦做养老项目为例,公司发现国内有大量的移民需求,于是专门在美国收购了一个公司,为居住在当地的海外客户服务。挖掘客户的需求,抽离出来进行内部孵化,成立相关的服务模式去满足客户,当代置业把这种模式称为“创变生态体”。
目前公司围绕房地产垂直产业链孵化出无忧我房、倍格创业、无忧回收、愛助家、第一人居逾20家创变生态体。所有的创业项目均在房地产全价值链上,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MOMΛ产品的去化速度。
加速土地储备 资产进一步优化
虽然随着消费者对环境的关注,绿色建筑的概念逐渐获得认可,但是在绿色科技和成本之间如何平衡,始终是市场疑虑的地方。
张鹏坦言,绿色建筑确实会不同程度的提高建安成本,但是成本是可控的,而且在提高可控成本的同时,当代置业还能实现更高的销售溢价,能使公司有健康的发展模式。
公司2016年中报似能佐证这一说法,2016年上半年完成合约销售额约人民币7,450.6百万元,完成销售面积658,689平方米,较2015年同期分别增加70.6%及37.5%。2016年上半年,集团实现平均借贷成本降低2.1个百分点至约8.4%,新增土地获取借贷成本亦降低3.5个百分点至约7.6%。
第一上海发布研报称:公司积累的绿色建筑技术优势,有望持续实现溢价,是毛利率在未来几年内始终保持在30%以上的水平。
土地储备方面,公司2016年中报提及公司获取北京、长沙、苏州、南京一共六幅地块,对集团土地储备完成有力补充,成功进驻南京,完成长三角四地黄金圈布局。
交银国际等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认为,2013年中上市后,当代开始在公开市场获取优质地块,2013至2015连续三年在北京拿到项目,同时在2014年进入上海和合肥,2015年进入苏州、西安和佛山,由于上市前土储规模较小,优质项目的补充对土储更新效果立竿见影。一举打破投资者在公司初上市时对于土地储备过少的担忧。
11月3日,当代置业与中国信达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认购协议,引入其作为第二大股东。无独有偶,今年9月当代置业曾引入长城资产旗下长城环亚国际作为战略合作股东。
频频引入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重要股东,整合地产与金融两大领域资源,除了为公司业务发展和融资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也能显示其发展前景受到实力投资者追捧。
内房股首吃绿债“螃蟹”
随着全球环境恶化,绿色金融已引起众多国家和资本市场的关注。
今年9月的G20杭州峰会中,“绿色金融”被纳入峰会议题。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中央及政府亦推出PPP(公私营合作制)模式,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绿色产业。可见资本与绿色捆绑为大势所趋。
绿色债券在香港乃至中国尚属资本「蓝海」,但发展势头汹涌。今年初浦发银行于中国境内率先发行首批绿色债券,其后今年7月领展发行首只香港企业绿色债券,规模达到5亿美元,并据媒体报道获得4倍超额认购,可见资本市场对绿债反响之热烈。
凭借「绿色」优势,当代置业于10月发行3.5亿美元绿色债券,成为首家发行境外绿色债券的内房股,抢占「绿色金融」市场先机。
根据当代置业的公告,此次绿色债券旨在为集团绿色项目提供新的融资渠道。从投资角度来看,虽然置身于负债率高企的中国房地产行业,但当代置业此次积极优化债务结构将有效降低集团融资成本,扩大盈利空间。预计在政策支持下,当代置业有望获长久增长动力,迎来一波升势。
从绿色建筑到绿色金融;从重视产品本身,到重视社区运营,再到为客户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社区服务。主业和创业并驾齐驱,土地与资本与日剧增。
这一场翻身仗,当代置业打得漂亮!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