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诞生的在线直播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其中诞生的映客、花椒和斗鱼等明星直播平台,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现象级公司,那时的在线直播就如今日的共享单车一般,一时风头无两。然而好景不长,曾经无比火热的在线直播在近期却遭遇了“寒流”,据悉,现在300多个直播平台中,近一周已倒掉三分之一,且阵亡名单仍将持续增加中。
国出新政抑“直播奇招”,中小平台不敌纷纷阵亡
2015年和2016年是在线直播的风口时期,不少直播平台为吸引流量“奇招”频出,直播造人、女主播吸毒、黄色直播等显现频出不穷,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直播行业的混乱,为进行有效监管,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一些列的监管措施。
2016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直播平台必须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下简称《视听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不能从事直播业务。
2016年11月4日,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简称《新规》),对直播平台和主播提出了“双资质”、“先审后发”、“即时阻断”等要求,12月1日已正式开始施行。
截至目前,获得双证的只有YY、虎牙直播、映客直播等少数几家,而斗鱼直播、熊猫直播、花椒直播、全民直播、陌陌等直播平台尚未在网站底部公示视听许可证,而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在无法取得“双证”的情况下只能默默退出或者寻求并购。
据悉,在有一定知名度的100来家直播平台中,至少已有8家无法登陆或宣布关闭:爱闹直播、网聚直播、趣直播、微播、凸凸TV、ulook要看直播、美瓜直播、猫耳直播;meelive和逗播几乎没有活跃;咖喱直播、熊抓直播已经下架。
直播风口转变,不再局限于秀场和竞技
不可否认,网络直播是在“颜值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国家出台相关监管措施之后,善于打擦边球的“颜值经济”将不再是直播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让直播回归内容才是大势所趋。
随机的打开一个直播产品,都会看到磨皮过的精致妆容与大同小异的网红脸,长期下来用户难免会审美疲劳,除此之外,C端单靠打赏、增值服务与广告等业务来进行盈利的模式比较单一。因此,有人预言C端的风口即将过去,B端企业直播的大门即将打开。
事实上企业有着巨大的直播需求,据数据显示,中国企业一年有1000万场线下营销推广活动,但普遍来看这些活动只能覆盖现场。对于企业来说,很多企业举办的活动虽然精彩,但是线下活动观众固定,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推广内容与形式受限,活跃度低。
如果接入直播,企业活动覆盖到的目标群众和潜在客户群将不断扩大,不仅可以实现活动的实时开展还能解决企业活动结束后的二次传播。并且给企业做直播的盈利模式也相对简单,除了收取直播技术服务费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效果营销以及数据分析。
有信网络CEO刘子正在某次会议上也曾说过,眼球经济将不再是直播行业的风口所在,今后的直播趋势将是回归内容本身,而有信也将开辟更加独特的直播方式,如关闭摄像头等。
一直以来回归内容都是直播行业的面临的最大问题,国家直播新政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直播回归内容的步伐。相信直播行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也将不再局限于娱乐、竞技,而是将目光放在可持续发展、有顽强生命力的内容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