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互联网+餐饮”概念的企业在2015年不断井喷,而这些餐饮企业真正互联网化的能有几家?
笔者选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家,如雕爷牛腩,黄太吉煎饼,叫个鸭子,伏牛堂,西少爷肉夹馍在媒体端的曝光量进行了分析。
从数据上来看,近一个月内,除了西少爷肉夹馍趋势大幅向上外,其他四家企业在搜索指数上均呈现不稳定乃至大幅下滑。
单独对西少爷进行分析,其能够实现大幅曝光的原因也离不开“我为什么要辞职去卖肉夹馍”“西少爷孟兵”等非产品因素,而归纳这5家企业的共同点,“倒闭”“关门”等字眼成了舆论的风向标。
资本寒冬给了这些当年靠着“互联网”概念蹿红的餐饮企业巨大打击,而只有产品真正好的餐饮企业才能度过寒冬迎接暖春。
行业融资动向:
伏牛堂 2015年11.11 获得A轮投资 1700万人民币 投资方:分享投资
叫个鸭子 2015年2.4 获得天使轮投资 1000万人民币 投资方:分享投资,攀赢投资
黄太吉 2016年4.10 获得战略投资 千万人民币 投资方:饿了么
西少爷 2016年12.15 获得B轮投资 1150万美元 投资方:今日资本,弘毅资本
雕爷牛腩 2013年7.1 获得A轮投资 6000万人民币 投资方:未透露
根据目前可披露的数据,这些互联网餐饮的融资基本停留在2015年,而在2016年,也仅仅只有黄太吉获得了来自外卖平台饿了么的一笔金额不多的战略投资。
对于他们来说,烧钱的日子已经是过去,赚钱、存钱将是企业目前的重点方针。
我们选择黄太吉煎饼,雕爷牛腩,叫个鸭子来进行比较。
产品角度分析:
黄太吉主营煎饼,属于中式快餐食品,抄手、肉卷、豆浆油条等也是菜单之一
叫个鸭子主要以自制秘方烹制的鸭子为主打产品,以及鸭子周边的美食
雕爷牛腩则主打轻奢餐(介于快餐和正餐之间的用餐感受),顾名思义以牛腩为主
三者进行对比,黄太吉和叫个鸭子在客单价上远低于雕爷牛腩,笔者认为,类似于雕爷牛腩这种玩法,产品的使用及互动以线下为主,打造的是一个高逼格奢侈餐的品牌,更多只能通过互联网来借力而非蓄力。
相比来说,黄太吉及叫个鸭子的产品则能通过外卖O2O等为受众展开更多的服务,互联网的确是能够为其品牌的发展蓄力。
创始人分析:
黄太吉创始人赫畅曾浸泡过百度、去哪儿、谷歌的互联网人,更是创始4A广告公司的创意人,这也使得其在互联网创意营销方面玩得顺风顺水。
雕爷牛腩创始人孟醒算是创业经历比较足的了!雕爷牛腩、河狸家以及估值几十亿的阿芙精油等都出自他之手,N多次创业经历积攒下来的资源也使得他在创业雕爷品牌的时候能够获得N多大咖捧场支持,轻奢餐一度火爆京城。
叫个鸭子创始人曲博在百度工作10年,2014年离职创办“叫个鸭子”餐饮连锁品牌。在百度的这段经历,对曲博来说无疑是日后创业的基石。获得百度太子李明远的天使投资,不单单是钱,更多的是来自互联网大咖的背书。管理百度贴吧的这段经历,也使得他在社群营销上有异于他人的独特见解。
在创始人的比较中,三方各有所长,这也决定了其所带领的企业的走向定位。
从未来前景来分析,雕爷牛腩让很多人浅尝而止,回头客过少同时在产品创新上达不到轻奢餐的标准,一周内就能将其所有餐品体验完也使得其后劲不足,创始人所涉略行业过多,无法专注于餐品的研究开发等将会阻碍雕爷牛腩的发展。叫个鸭子,是曲博离职创业的首选,满足你对鸭子的一切幻想等slogan也让人对这个品牌产生了无限幻想,假如其能够在餐品行业站稳脚跟,说不定在国人日益开放的思想中,在其他衍生品领域等将会有巨大的潜力。黄太吉煎饼的前景则更加扑朔迷离,对于创始人来说,资本对其的热衷使得他不断调整创业方向,单品口碑不好就做外卖平台,而遭到新美大等巨头截击的同时,能否尽快调整思路走出低谷将成为黄太吉短时间内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
发展前景评星:
雕爷牛腩 ★★★☆☆
黄太吉 ★★★★☆
叫个鸭子 ★★★★☆
民以食为天,街头小巷的苍蝇餐,五星级酒店名厨勺子下的精品美食,作为吃货来说都不会放过。而既然选择了互联网+餐饮来作为发展方向,那笔者认为,重点不在于互联网,而在于餐饮,毕竟好不好吃,能不能二次消费都是由消费者来决定的。互联网只是提供了一个让你快速激活用户的平台,能否留住客户还是要拿产品说话!如果能从一个小众美食切入,并形成产品壁垒最终吸纳了一部分粉丝,企业文化灌输到粉丝里的脑海里,那么,做成餐饮界的小米也不是不可能!当然,在玩转生态的第一步,还是做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