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众创空间3.0时代应为企业构筑创新生态圈
今年1月,科技部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众创空间已超过2300家,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
9月8号,创业公社创始人、总裁刘循序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众创空间发挥着很重要的孵化作用,但也面临着转型升级。
在他看来,过去1.0时代,众创空间大多以“二房东”的身份存在,主要是为草根创业者提供物理空间及交流平台,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后来到了2.0时代,则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这一阶段,众创空间的角色更像是“服务员”。
不过,现在企业的发展需要众创空间进入到3.0时代,为创业企业构筑创新生态圈。刘循序举例称,创业公社作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以首钢基金、中关村(8.790, -0.07, -0.79%)股权交易集团等股东的支持帮扶下,通过“金融创新+项目资源+平台运营”来构建区域创新生态圈,整合对接行业、政府、投资者、高校、产业的资源、资金和人才,实现产融结合,从而加速推进企业增长。
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就是对这种创业生态体系的有益尝试。据了解,中心于2015年启动,是集投、培、策、运、孵于一体的生态型综合孵化平台,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入驻企业已超70家,垂直孵化领域涵盖VR、教育、人工智能、工业制造4.0、文化创意等行业。中心着力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6C”创业创新生态新地标,即花园式联合办公中心、休闲健身中心、高科技中心、小微金服中心、社群中心及商超餐饮中心的综合创业生态群。
刘循序称,该中心构筑的创新生态系统,未来运行成熟后将复制推广至全国。
针对有言论称当下创业热潮有消退迹象,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创新创业并不是因为国家有政策以后才一股脑上来,而是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市场,只不过现在关注度更高了而已。创业热潮来了还是去了,不必过度解读。人有生命周期,公司、宏观经济也一样,都有高潮和低谷。只要有需求没有被满足,创业就永远有市场。
对于创业,他表示,任何一个众创空间都无权评判谁有能力创业成功,谁就一定不行。但是,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众创空间可以为创业者提供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以及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把事情做好,当然做不做仍然由团队自己决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不是企业的保姆,更多像是陪伴者,陪伴着企业。”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