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今日头条宣布全资收购美国移动短视频创作者社区Flipagram。收购后,今日头条将获得这款美国市场上的主流移动视频产品和其运营团队,同时Flipagram 的视频内容也将登陆头条海外产品。Flipagram将保持品牌独立运营,双方会在产品、技术等方面探索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此次收购,双方并没有披露更多详细的财务信息。公开资料显示,Flipagram的上一轮融资达到了7000万美金,所以这应是201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截至目前最重要的海外收购。
开年第一桩新闻就事关大手笔的国际投资,显然,国际化已经成为今日头条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去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就提出,全球化将是2017年头条的核心战略之一。他说:“中国的互联网人口,只占全球互联网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不在全球配置资源,追求规模化效应的产品,五分之一,无法跟五分之四竞争,所以出海是必然的。”
这不是头条第一次在全世界买买买了。去年10月,曾有媒体爆出今日头条2500万美金投资印度市场最大的本地新闻聚合平台Dailyhunt。而据可靠的信源透露,去年,今日头条还控股了印尼一家排名前三的新闻推荐阅读平台 “BABE”。
2012 年上线的 Dailyhunt脱胎于由两位前诺基亚职员在 2009 年创造的 Newshunt,随后在 2012 年被班加罗尔公司 Verse Innovation 收购。Dailyhunt在2015年时月PV就到了30亿,如今该公司宣称已有2800万月活、月PV超过45亿。其支持15种语言,平台每日发出超过35000条内容,包括新闻、电子书、杂志、漫画和视频。被称为印度版的今日头条。
“BABE”则是印尼的移动互联网明星项目,目前在印尼和马来西亚拥有千万用户,被谷歌评为2015年印尼TOP 10“最佳应用”。据海外媒体报道,Babe母公司Mainspring的估值有望赶超印尼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Detik。
而这次全资买下的Flipagram,则是美国市场的主流视频创作应用。在全球范围内,Flipagram拥有上千万首60秒以内音乐歌曲片段的使用授权,用户可以轻易将自己的视频或者图片配上最热门的音乐生成短视频进行分享,这使得音乐短视频成为了Flipagram这款应用的特色。2013年Flipagram产品正式上线。2014年月活达到3000万。
这几次投资中,今日头条都是选择当地的主流产品,在获得对方产品、市场和运营团队的同时,选择技术输出。之前的两款产品分别是东南亚国家的翻版“今日头条”,而Flipagram则直接进入了互联网竞争最激烈的美国市场,而且切入的领域是在全球范围都非常火热的移动短视频。
今日头条控股BABE选择的,就是资本+技术输出的方式,用自己在机器学习方面的积累加强信息流的推荐效果。而印度的Dailyhunt在获得今日头条投资资后,公司CEO Virendra Gupta称,将把投资用于学习今日头条的个性化及机器学习算法,并将从文字内容扩展至音频、视频内容。
而Flipagram这次接受今日头条投资后,其联合创始人Farhad Mohi表示,“头条在内容推荐方面是市场领导者,能将我们崭露头角的视频事业推上新层次”。
与东南亚不同,北美的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竞争态势也更为激烈,但同时也是实现全球化战略必须打开的市场。对刚刚开始全球化的今日头条而言,出海面临着海外市场开发和本地化等问题在北美更为突出。投资、收购相对成熟的公司,获得对方的产品以及运营团队,再进行技术整合,是打开北美市场,实现全球化战略的最优路径之一。
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柳甄确认,此次收购已于春节期间完成交割:“今日头条不仅要做一家民族的企业,更要做一家面向全世界的企业;不只要为中国人传播资讯,还要向更多的人、在更广阔的区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仅仅成立五年,今日头条已经频繁地在国内外开启了投资业务。尤其是这次北美的收购,需要有强大的现金流支撑。一方面,这得益于头条自身强大的营收能力,据悉,今日头条去年60亿的营收目标已经完成。此前传言今日头条已经完成了D轮融资,估值超过之前市场广为猜测的100亿美金,高达120亿,投资人除去此前的红杉资本和海纳亚洲外,还新加入了建银国际。
在拥有充裕的现金之后,收购Flipagram很可能只是今日头条2017年国际化的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