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你朋友圈里是否有这种人,各方面都普普通通,但是特别爱炫耀自己认识的人,某个朋友又出席了高大上的活动,某个朋友又上了电视之,某个知名人士跟自己搭讪了几句之类的。
不知道你朋友圈里是否有这种人,各方面都普普通通,但是特别爱炫耀自己认识的人,某个朋友又出席了高大上的活动,某个朋友又上了电视之,某个知名人士跟自己搭讪了几句之类的。
然后,你朋友牛逼,跟你又有什么关系?除了你自己之外,谁牛逼都跟你没多大关系。前几天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很多时候别人愿意与你交流,仅仅是因为你所在的平台,而不是你本人。朋友里有牛人,不要以此为荣,更何况,大多时候,你们可能仅仅只是再一次聚会上碰面,根本算不上朋友。
前一阵在某个微信群里,突然某人拉进来一个创业圈名人,然后这个名人礼貌性的发了一个红包,于是就有人立刻截图发朋友圈:“XXX跟我在一个群里,我抢到了XXX的红包”。然而,他们的潜台词可能是:“我跟XXX在一个群里,我应该也属于很厉害的人物!”但是仔细想一下,连抢了一个红包都要炫耀朋友圈的关系,证明你们可能根本不熟。真正XXX的朋友是不会炫耀这样的经历的。
在网上看到一个人围绕“六人定律”的创业想法,想把这种社交定律做成APP产品的念头,想要研发一款让不同层级的陌生人社交的产品。六人定律大概就是说,任何两个人都能够通过六个中间人形成熟人关系。比如:我有一个同事,他的同学成为了网红,这个网红被某个干爹睡了,这个干爹和阿里巴巴副总裁很熟.....于是我能够有机会认识马云。后来创业圈一个很有身份的牛人听了他的概念之后,一句话就让他无言以对,“不同层级的人不需要社交”。
试想一下,假如你与某个牛人成为了微信好友,然而对方朋友圈发的都是诚聘副总裁、某某高峰经济,而你的朋友圈总是某某火锅真难吃、某某游戏分享拿装备。根本不在一个层级里面,互相交换的都是无用的信息,无法产生交换价值,你们的社交其实是无效社交。
弱势的一方急于建立所谓的人脉,献媚巴结、粉丝自居甚至秒赞(无论发什么都第一时间的去点赞以博取对方的好感,其实点赞是一门学问,很能暴露你的想法。)更有甚者会把某些牛人和你的聊天记录进行截图加以炫耀。
曾国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依富者贫,依贵者贱,依强者弱,依巧者拙。”需要依靠别人求得优越感的人,其实是因为自己无能。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在此前公司担任副总裁的时候,很多层级比我高的人加我,其实主要是因为我所处的平台,而想跟我这边合作,后来我离职之后,可能感觉没有什么资源可以置换,悄悄地把我微信好友删了。最近突然又出现在我的好友申请里面,大意就是要寻求某种合作。这并非是要感叹人间冷暖,而是深深的觉得:打造人脉最靠谱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更牛逼。
在社交过程中谁都被拒绝过,也都决绝过别人。我们不要埋怨拒绝和自己社交的人,而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交朋友,就是要让对方看到自己的价值。生活会告诉你:你的人生得靠自己,尽扯淡别人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