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WE+将和酷窝合并,联合办公领域或出现规模化品牌
有传言称:WE+与酷窝将宣布合并,目前公关人员已经待命。无风不起浪,两家正在商谈合并的可能性极大。近日或有重要消息发布。
联合办公领域正处于创业新风口,资本也涌入这一新兴领域,据统计,国内联合办公行业在2016年总共发生23起融资事件,资本市场的青睐与政策的利好推动着联合办公行业的快速向前。但深圳孔雀、北京MadSpace等机构纷纷倒闭表明市场已经到了一定的瓶颈期,越来越多的空间因资金、运营等问题而黯然离场。今年年初,梦想加空间宣布获得腾讯众创空间战略入股,巨头也开始抢滩这一市场蛋糕,新一年的战役已经打响,联合办公玩家们并不轻松。
WE+自成立以来成长迅猛,成为国内第一家走向国际的联合办公品牌。早在2015年,WE+创始人刘彦燊就曾表示:“预计未来几年联合办公市场将出现一定的整合,收购和倒闭的联合办公空间将出现。我们希望做的就是一个平台,任何联合办公都可以加盟到我们的平台,和我们一起把这个事业做大,只有足够多的空间才能够真正实现空间的连接。”这表明WE+对同业战略伙伴的合作持开放态度。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联合办公品牌,酷窝倡导人力资源的共享经济,被誉为中国的“WeWork模式”。他们大都选择处在一线城市中心、与精英人群办公消费直接相匹配的核心商圈写字楼,将精英人群优先吸聚到自己的平台上。以这种方式进行精英用户的连接和吸聚,其成本付出是巨大的,尤其需要足够的资本支撑和资金周转。联合办公是一个烧钱并需要长期投资的行业,虽说酷窝已经宣告盈利,但依靠独立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并进军海外市场还需要时间,而找巨头深度合作或是上策。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WE+在2016年底已完成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为11亿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WE+股东上实集团、柯罗尼资本都拥有强大的资金链条和丰富的资源,这也成为WE+在市场竞争以及版图扩张的重要先天优势。
从市场布局的角度来看,WE+成立于上海,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和美国的旧金山,以及国内的一二线城市都有相关布局。而酷窝以广州为深耕,主要面向华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双方拥有不同的用户和市场区域,对他们而言,在相关区域市场中找到强势玩家,这样的合作会更高效,更有利于多地业务的拓展。
没有争议的是,二者合并后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创业者们,双方进行资源整合后,遍布全国的联合办公将给创业者提供移动办公的优势,提供更适合创业者发展的平台,可能会推出更多结合了两家优势的多元化的服务,为创业者更专业的投融资提供解决方案。
作为联合办公的标志性企业,WE+与酷窝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他们的合并必定会带来联合办公市场的变动,目前联合办公空间行业内的主要玩家有WE+、酷窝、裸心社、WeWork等,两家公司如果合并势必给其他玩家带来巨大的压力。
总的来说,从降低成本和资源整合等多方面来看,WE+与酷窝的合并是非常必要的。从市场份额和地域的角度来看,WE+与酷窝的合并也具有一定互补性。但另一方面,合并势必涉及管理、整合与协调等诸多要解决的问题。综合来看,双方的合并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至于合并之后的家务事,还得看双方最终的考虑和谈判结果了。
不管WE+与酷窝是否合并,市场竞争并不会停止,究竟谁能成为联合办公行业的巨头,我们拭目以待。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