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3@ma3office.com

,查看浏览历史

其他人都在看

绿地缤纷城

绿地缤纷城

东安路562号
1000 元/工位/月
氢办公(绿地缤纷城)

氢办公(绿地缤纷城)

上海徐汇区东安路562号
4.93 元/m²/天
氢办公(绿地中心一期)

氢办公(绿地中心一期)

上海市徐汇区龙华中路
4.20 元/m²/天
我的收藏
微信登录,

绿地京津冀产业布局重构版图 京津冀特色小镇战略

更新时间:2017年04月10日 来源:马上办公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国经济开启了深刻改革的有利局面,房地产行业也经历了“十三五”开门红的重要转折点。从各大房企交出的成绩单来看,截止到2月24日,超过七成上市公司预盈。其中,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总收入近2600亿元、总利润142亿元的良好成绩,久居行业巨头之位。

  经过2016年的优化和沉淀,绿地“双调整”“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多元产业战略理念已逐见成效。

  据其最新规划,在京津冀一带布局深耕已久的绿地,未来将依托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大格局,着力紧沿三地深入布局特色小镇建设。无疑,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特色小镇等依然是2017年关注度持续攀高的重大热点战略。

  “‘转型、升级’在绿地永远是常态。”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称,绿地顺应国家战略大背景、大前提下的跨越式发展,迭代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多产业、多业务模块带来的协同效应,正加速释放。

  “开门红”:2016年营、利双增

  “保持定力,练好内功,着眼长远,只要商业模式、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到位,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正如2016年年初张玉良所说,绿地到了收获的时候。

  经过一年的“修炼”,绿地总营收、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均取得了较大增长。据最新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6年绿地营收总额为2594亿元,利润总额为142亿元,增幅分别达25.01%、34.56%,实现了“在上年(2015年营收总额为2301亿元)基础上继续有所提升”的目标。上市后“开门红”,首个完整财年营、利双增,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对于业绩的增长,绿地称得益于“房地产主业调结构、练内功,转型升级取得显着成效”“多元产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但了解绿地的人很清楚,业绩大幅增长背后的努力不是仅一两句话便能概括。

  张玉良表示,“2016年绿地发展策略的核心仍然是‘时、势’二字——应‘时’而紧贴市场,因时施策因地制宜;顺‘势’而调整结构,聚焦资源夯实后劲。‘转型、升级’在绿地永远是常态。”

  公告表示,近年来,公司房地产主业紧贴市场,持续优化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多元产业,按照既定的战略方向,着眼大格局,构筑大平台突破重点工作,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提供了新的动能。如,大基建产业先后并购了贵州建工、江苏省建,产业版图扩大,收入、利润均快速增长;大金融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利润方面为公司整体业绩作出了贡献。

  “立足整个集团格局,在房地产主业之外,绿地更为强大、坚实、独特的发展动力,来自整体多元化战略优势。”张玉良认为,“大金融、大基建、大消费”新发展模式带来的后劲将不可估量。

  多元产业协同发展

  “从2017年开始,绿地在京津冀区域的布局不只是房地产业,以京津冀为大区域,已经形成‘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大格局。”绿地京津事业部有关人士表示。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良好的开局之年,这一年绿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顺应供给侧改革”——抓住结构性的市场机遇,绿地以此为2016年业务布局的导向,将资源配置到有需求、有增长**的重点地区和产品领域。

  京津冀是绿地战略布局的重要板块,依照集团最新战略指示,过去一年里,绿地京津冀事业部在房地产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了“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多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在产业和区域结构等层面进行了“双调整”,为实现有力增长做足了铺垫。

  此前,绿地在京津冀地区的战略定位是集住宅、文化产业、商业办公于一体的综合地产开发区域,近两年随着楼市的回暖等多因素,绿地顺应市场趋势,在土地储备和产品供应两个层面均向住宅产品聚焦,效果是迅速有效地优化了产品结构,提升了当期业绩。

  优化产品的同时,区域产业结构也在横向调整。

  从2015年开始,紧随集团规划,绿地在京津冀区域积极布局“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业务,切换成长动力、优化商业模式,并于2016年全面提速。

  绿地称,经过一年的提速发展,三大战略板块成长迅猛,基建产业平台能级、布局力度、项目含金量均大幅提升。接下来金融产业继续推进“投资+投行”的大资管金融全产业链布局。消费产业线上线下同步扩张,持续向供应链上游拓展、向平台化演进。

  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倒逼商业模式升级。转型升级在绿地是常态,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协同发展更被绿地视为“生命线”。

  房地产为主业,“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多产业、多业务模块的协同效应,经多年运筹布局,目前在京津冀区域已明显加速释放。

  对于绿地在京津冀区域的规划及前景,张玉良2016年中旬曾明确表示:“北京和北京周边城市群的人才、规模、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都具竞争优势,是经济发展的引领者。绿地会继续加大对北京和北京城市群的投入。”

  据了解,多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为满足各方资源协同的需求,统一对外接口,统筹协调资源,提高协同发展的运行效能,2016年年底,绿地集团在全国6个区域成立了区域管理总部。京津事业部作为京津冀区域管理总部的主体,管理区域内所有绿地集团的相关产业。

  绿地表示,2017年,京津事业部将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管理总部工作。继续按照集团要求,组建协调联络处,制定联络处和区域管理总部工作管理办法。加强区域内各级政府的公共关系建设与维护,整合区域内社会战略合作商、相关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建设区域平台,促进业务资源、信息资源、项目资源的互通互动,发掘产业创新组合的新机遇,推动具体项目的发现和获取。

  京津冀“特色小镇”大盘战略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2016年7月份,相关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

  根据市场新需求、新趋势。绿地集团近期提出“智慧健康城”和“文化旅游城”等大盘开发模式的小镇战略,旨在应对特大城市或大城市群的产业溢出、人口溢出。

  绿地集团始终追求在顺应国家战略大背景、大前提下跨越式发展。2017年,绿地在规划京津冀区域重点发展战略中,“特色小镇”被列入其内。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在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地位和优势,与绿地的投资开发理念不谋而合。

  张玉良曾表示,房地产行业已进入以“大企业、大项目、重产业、重运营”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绿地将重点选择有大城市购买力溢出效应、有产业导入支撑的一二线重点城市远郊及周边,投资启动特色小镇大盘项目。

  在京津冀区域发展“特色小镇”无疑是个重大机遇。自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北京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主,向京边以及河北、天津转移大量产业,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一并外迁,一大批新兴产业逐渐兴起。产、城、人亟须有效融合。

   按照京津冀区域特色小镇的大盘战略,2017年绿地将争取以有大城市溢出效应、有产业导入支撑、有实际操盘能力为核心,在北京等一二线重点城市远郊及周边,储备多个特色小镇大盘项目。以石家庄、保定、廊坊、张家口等京津冀一体化受益区域为突破口,积极跟进获取相关土地项目资源。2017开年,绿地京津事业部总经理欧阳兵就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紧紧把握京津冀一体化契机,响应国家特色小镇规划,积极推进完善京津冀区域布局,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同时,将产业运营做实,构筑未来竞争优势,并深入推进变革管理,改变观念,再造团队。

  绿地称,在京津冀地区发展特色小镇过程中,绿地将充分发挥“资源集成商”的作用,积极挖掘和打造综合性服务、发展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项目。继续引进高端文化传媒、高端教育、高端医疗、高端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和机构,加快城市功能型项目培育。在产业资源导入上,继续引进或培育文化旅游、养生养老、金融服务、跨境**、研发服务等产业,共同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业内人士认为,在京津冀区域建设特色小镇优势叠加,同为国家战略,通过相关利好政策的交叉点1+1的成效自然会大于2。“多重优势下,京津冀+特色小镇的发展战略是绿地产业创新组合的新机遇。”

  来源: 搜狐焦点产业新区—搜狐焦点天津站

编辑:huangcy

热门推荐
  1. 徐汇 / 徐家汇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2. 徐汇 / 徐家汇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3. 闵行 / 漕河泾开发区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4. 徐汇 / 漕河泾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绿地京津冀产业布局重构版图 京津冀特色小镇战略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绿地京津冀产业布局重构版图 京津冀特色小镇战略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上一篇:测试
展开
收起
热门商圈:
在线客服
免 费 咨 询 021-6214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