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代表团:借势G20 杭州谋升级国家中心城市
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浙江代表团小组讨论时,“杭州”成为了一个热门关键词。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我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推动取得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重要成果,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
“过去我们出国演出,都会介绍我们是来自中国上海边上的一个城市,现在一说杭州,别人都知道。”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导演、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发言时说,因为G20,杭州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增、名声在外。
本场小组讨论的主持人——原杭州市长、现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张鸿铭,作为杭州曾经的主政者,非常熟悉杭州这几年创造的成绩。
2015-2016年,杭州经济交出漂亮成绩单,GDP保持连续6个季度两位数增长,最后一个季度是9.5%,居副省级城市前列;三产比例61.2∶36∶2.8,服务业占比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2016年地方财政收入达2558亿元,增长14%,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深圳。并且,税收在地方财政收入占91.9%,全国最高。
除了经济数字,G20峰会的红利还释放在多个领域。
比如城市环境,峰会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杭州开展“五水共治”、“五气工程”,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个三无城市:没有钢铁企业,没有燃煤发电机组,没有黄标车。
并且2016年,城市居民收入5.2万,农村居民收入2.7万,城乡发展更趋于平衡。
“杭州现在前进目标更明确,就是建设世界名城,途径就是国际化。”张鸿铭提出,希望国家尽快批准杭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五大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5月和12月,成都和武汉、郑州也分别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张鸿铭表示,杭州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已经具备条件。无论经济发展总量、速度、质量,还是科技创新活跃程度、城市人口,杭州这个特大型城市均符合条件。另外,杭州要建立亚太枢纽城市,目前国际航班已经有36个,也符合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杭州近几年在新经济、新业态领域走得非常快,发展速度也领先于多数城市,在浙江乃至全国的地位都是非常突出的。
杭州今日地位的获得,在代表们看来,是因为身处浙江这样一个以改革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的市场经济前沿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陈金彪认为,浙江近年有很多成功的改革探索,如“最多跑一次”工程,如蓝天行动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河长制”等,另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体制机制改革中,浙江都有成熟的经验。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huangcy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