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论道,房产众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关村创业大街举办以房产众筹为主题的地产沙龙,邀请中国合作建房创始人于凌罡,众筹筑屋CEO杨程成,无忧我房联合创始人兼CTO薛慕原,京东金融股权众筹部总监孙肇昭,21世纪经济报道地产总监袁一泓等一众大咖,解读中国式房地产众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于凌罡:房产众筹,不懂别玩
中国合作建房创始人于凌罡在沙龙现场直言不讳地表示:“做众筹你得懂,不懂别玩。”
作为中国房产众筹模式的先行者,于凌罡在这一领域积累了超过十年的丰富经验。他指出,合作建房、众筹建房,第一件事是所有参与者有能力去“讲道理”,现在行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从业者们用十年的时间去教育公众,告诉公众“众筹是不是骗钱”。所以,众筹的背书人,我建议是找政府,或者找上市公司,因为只有这样的权威机构有这样的背书能力。
对于现场观众的提问,于凌罡用生动的比喻给出了解答:“众筹是重新排列组合,我们把所有的人钱拿出来,大家一起出钱,一起赚钱,一起分钱,整个过程三个步骤有点类似把冰箱打开,把一只大象推进去,关上冰箱,做这件事之后,你看冰箱没变化,但是冰箱里多了一只大象。众筹建房就是这样,一起出钱,一起建房,一起分钱或者分房,通过重新排列组合以后,分别的目标变了。”
在提及房产众筹所遇到的困难时,于凌罡表示,真正组织众筹建房的难度在于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不要“道德绑架”,第二不要去“故意不识数,故意不讲道理”。
他最后对房产众筹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众筹是新生事物,需要的是规则保护,有好规则,哪儿都能有好项目。”
薛慕原:房产众筹最大难点在于法律政策的缺失
无忧我房联合创始人兼CTO薛慕原出席了本次沙龙,他对于无忧我房的房产全流程众筹模式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表示,筹钱不是人人都行,但是筹智只要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是可以人人做的,不存在太多的风险。
他同时表示,目前房产众筹领域最大的难点就是相关的法律政策尚不明确。房产众筹从业者们,还是更希望政策法规上有进一步的明确,“不怕管的严,就怕不管”。如果不管的话,有可能行业中出现一些不管是善意的违规,或者恶意的“害群之马”,如果出现了欺骗性的案例,不但伤害到开发商和购房者,最终伤害的还是整个房产众筹行业。
他还指出,对于房产众筹,无论模型有多复杂,思考过程有多艰难,有多少种选择,最终通过互联网展现出来的东西一定是非常简单的。
袁一泓:房产众筹理念过于超前 可能存在巨大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地产总监袁一泓则表达了对房产众筹行业的质疑,认为这一理念过于超前。原因在于,整个房地产金融还没有发展到这一程度,因为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尚有待发展,相关法律是缺失的。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房产众筹的探索都是实验,实验就意味着存在巨大风险。
对于房产众筹模式的发展现状,袁一泓表示不乐观,“我还没有看到一个完整的众筹案例,看到更多的是要么是分红,要么就是理财。现在要完整的体现评估这个房地产众筹买房仅仅是理论探讨。”
杨程成:目前众筹只是对传统金融产品的补充
众筹筑屋CEO杨程成在沙龙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众筹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目前只能解决房地产领域的一小部分问题,在众筹产品的设计上,目前仍然被视为只是对传统金融产品的一种补充。
他对于薛慕原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众筹筑屋和无忧我房一样,同样面临着法规政策不健全的问题。但他同时强调,“所有的业务创新肯定是跑在法务合规的前面,法律本身是有了业务之后,才会跟随补充上去。”
对于近期十部委联合发文对于“互联网股权众筹”进行了明确规定一事,杨程成表示非常欣慰,他判断,在此次十部委发布“指导意见”后,房产众筹行业将会迎来非常好的发展契机。
孙肇昭:房产众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京东金融股权众筹部总监孙肇昭在现场股权众筹模式进行了详细解读。“以前保险资金投向非常有限,现在通过众筹,等于是全品类的资金来源和全品类的资金投向,以后股权众筹可以把整个市场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甚至达到最高。这也是我们当时做股权众筹的初衷。”孙肇昭如是说。
谈及房产众筹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他认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任何创新模式都值得探索和尝试。尽管房产众筹在整个房地产开发融资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房产众筹这一模式最终被证明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它一定会不断发展壮大。
马上办公,专业的办公室租赁平台,100%真实房源,专注服务中小企业创业起步、提供超高性价比,优惠真实的办公室出租服务,免费发布出租信息,让办公选址更轻松。更多创业相关资讯/活动
关注微信号:m3work
内容来源:腾讯房产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