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3@ma3office.com

,查看浏览历史

其他人都在看

绿地缤纷城

绿地缤纷城

东安路562号
1000 元/工位/月
氢办公(绿地缤纷城)

氢办公(绿地缤纷城)

上海徐汇区东安路562号
4.93 元/m²/天
氢办公(绿地中心一期)

氢办公(绿地中心一期)

上海市徐汇区龙华中路
4.20 元/m²/天
我的收藏
微信登录,

一句话让苹果股价大涨10%,连乔布斯都心服的男人

更新时间:2017年04月14日 来源:马上办公

10 年前,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曾进行过一场对谈,亦敌亦友的两位科技界大腕在这场对谈里惺惺相惜,最终诞生了一套著名的表情包:

而一手组织并见证了这场大会的主办人,正是科技圈最有名的记者——沃尔特·莫斯伯格(Walt Mossberg),人称「莫博士」。

4 月份,莫博士正式对外宣布,将于 6 月份退休,这位年过 70 的长者,曾是乔布斯在世时最尊敬的记者。

今天,极客君就和大家聊聊莫博士传奇的记者生涯!

 

40岁沉迷电脑转型科技记者

1947 年 3 月 27 日,莫博士出生于罗德岛州,本科毕业于布兰戴斯大学,主修新闻学,大学毕业后,莫博士又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攻读新闻学硕士。

从少年开始,莫博士就对新闻很感兴趣。甚至在假期中,他也不忘为当地报纸写犯罪也政治的新闻。

1970 年开始担任《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与记者,主要报道国际与国内新闻。

 

在 20 世纪 80 年代里根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以减税和放松政府管制作为「里根经济学」的核心理念。但在里根经济改革初期,经济数据并不乐观,呈现出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特征。

期间莫博士报道了有关美国股市崩盘的消息,用有力的数据和观点说明当时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太过草率。贝克对此非常生气,甚至对他发出了长达三个月的采访禁令。

有趣的是,当贝克当上老布什的总统的国务卿后,莫博士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华尔街日报》的外事线记者,贴身采访贝克,并随着贝克走南闯北,经历过海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正因为如此,莫博士和贝克冰释前嫌,甚至成为了朋友。

 

但是,一台电脑让莫博士决定转型为科技记者。

当 1981 年莫博士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 Timex Sinclair 之后,对这个产品热爱有加,每天花费大量事件去捣鼓这些玩意儿。

他发现当时的科技报道晦涩难懂,各种专业名词使普通消费者根本难以很好地去了解产品。加上对于科技的痴迷,促使莫博士决定转型成为一名科技记者。他认为人们需要一些更为通俗易懂的科技建议。

 

后来他在《华尔街日报》中开设的个人专栏《个人技术》(Personal Technology)开篇之语就是这样跟读者对话:

个人电脑太难用了,这不是你的错。

决定转型的他并没有得到朋友的支持,连詹姆斯·贝克都表示无法理解:

要么就是被降职,要么就是脑子进水了。

一句话就能左右苹果股价

没有人认识转型科技记者的莫博士。

他回忆起第一次见盖茨时,盖茨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从哪来的?」

选择在四十岁的时候转型,无论对谁来说都需要极大的勇气。但莫博士凭借着在《华尔街日报》开设的专栏和渊博的知识储备,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亲自试用了最新产品,通过实践经验来支撑文章内容。

每周两篇的专栏,一篇深度评测,一篇幽默回答读者的问题,莫博士对科技世界的平民化追求为他赢得了许多拥趸。

 

莫博士的影响力有多大?他一句话就可以左右科技公司的股价!

2000 年,在他评价苹果电脑 Cube 时表示:「这是我用过最出色的个人电脑」。此话一出,苹果股价在第二天就暴涨了 10%。

2002 年,因为莫博士在专栏中对 XM 卫星电台出售的特制无线电收发装置进行了批评,认为这个玩意又贵又难用!

专栏一出,当天上午XM公司的股价就下降了 8.5%,XM卫星电台的总裁休·帕尼罗甚至因为这件事气急败坏地当面指责莫博士。可莫博士只回了一句:

你的股价关我屁事!

几个月后,XM 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无线电接收装置,不仅价格低了,性能也大大改善。

《个人技术》专栏受到观众的支持让莫博士对科技报道更加富有激情。

2003 年,他决定与《华尔街日报》的另一位执行编辑卡拉·斯威舍决定组织举办一场叫做 AllThingsD 的会议,莫博士担任主持人。

受邀的第一个嘉宾不是别人,正是重返苹果后,创造出了 iPod 的苹果公司 CEO 乔布斯。大会当时限制参与人数大约只有 500 人左右,却出乎意料地引起了很大反响。

在那个年代,科技 CEO 甚至很少会在这种访谈场合直接面对观众。乔布斯也十分认可这场大会的作用,持续参加了后来的 D2、D3、D5、D8 会议。

 

说到最有名的一次 AllThingsD 大会,就不得不提一下开篇说到的那场乔布斯和盖茨的世纪对话了。

据莫博士回忆,当他问起乔布斯对 「iTunes 服务已被安装到数亿台 Windows PC 机上」的看法时,乔布斯竟口无遮拦地说道:「这就好比给在地狱接受大火煎熬的人递上一杯冰水一样」。

盖茨在到达会场后听到了乔布斯这一个说法,甚至打算拒绝与乔布斯同台。好在莫博士和他的同事卡拉·斯威舍极力劝说盖茨与乔布斯同台亮相接受采访,才不至于让这场重头戏付诸东流。

 

盖茨在会议开始前甚至打趣地对乔布斯说:「我就是那个来自地狱的代表了」。乔布斯不说话,默默地给盖茨递了瓶冰水。因为这样,莫博士甚至戏称这是一场「地狱冰火」之间的对话。

不单单乔布斯和盖茨,许多科技大咖都因参加过 AllThingsD 而感到骄傲,包括苹果现任的 CEO 库克和前摩托罗拉 CEO Dennis Woodside 等等。

到后来,莫博士的个人专栏甚至成为了《华尔街日报》的招牌,当时《华尔街日报》的执行总编斯泰格为了不让莫博士被挖角,甚至亲自到母公司道·琼斯 CEO 彼得·康恩处请求康恩给予莫斯伯格跟时代方面提供的同等待遇。

据称,莫博士是《华尔街日报》薪酬最高的记者,年薪 50 万美元。

2013 年,由于未能与道琼斯公司达成协议,无法继续管理 AllThingsDigital 网站及每年举办的 AllThingsDigital 大会,莫博士决定离开供职逾 20 年的《华尔街日报》。

但莫博士对科技的热爱并没有因此消减,反而更加强烈——于是,他创办了科技网站 re/code,主打快速准确的新闻爆料。

 

 

有话说

面对权威毫不示弱,即使再多赠礼也不能让莫博士抬手写任何他认为没有价值的报道。甚至连傲娇的乔布斯也能被莫博士劝服,放弃使用在 AllThingsD 大会上使用幻灯片。

「人格独立,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新技术新产品为导向」是人们总结出莫博士成功的原因。更令人佩服的是,超过 40 岁的他选择转型时依然果断,甚至有些疯狂。

热门推荐
  1. 徐汇 / 徐家汇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2. 徐汇 / 徐家汇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3. 闵行 / 漕河泾开发区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4. 徐汇 / 漕河泾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一句话让苹果股价大涨10%,连乔布斯都心服的男人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一句话让苹果股价大涨10%,连乔布斯都心服的男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

展开
收起
热门商圈:
在线客服
免 费 咨 询 021-6214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