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讨论:社群在中国是不是“水土不服”
由马上办公(ma3office.com)主办的联合办公“出海”发展机遇暨2017《北京共享办公空间市场透视》报告发布活动于 2017年1月10日下午13:30-17:00,在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1号1号楼,智选假日酒店盛大开始。
马上办公丁强、易得商务中心副总张国昱、易点租CEO纪鹏程、汉美中国CEO甘涛、星库空间创始人白羽就《社群在中国是不是“水土不服”》主题参与了圆桌讨论,并提出精彩发言。
以下为圆桌讨论主要内容:
丁强: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马上办公的联合创始人丁强,今天很开心,各位的分享有很多干货,让我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马上办公在这条创业创新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会继续努力。刚刚讲到了社群,今天讲到了空间的布局,讲到了空间的选址发展战略等等,也聊到了很多运营,社群其实一直是被大家所有关注的,国内还有很多做的不错的,特别是Wework战略性的布局。有很多讲法,大家都认为社群在国内似乎有些水土不服,我觉得待会儿就这个问题展开一下。首先请大家先自我介绍一下。
张国昱:今天气氛有一点沉重,后面的同学是不是睡着了,大家好我是易得商务中心的张国昱,主要负责公司产品方面,很高兴认识大家,跟投资人、大咖坐在一起我挺忐忑的,因为我们没有像甘总和白羽兄还有新的朋友一样他们拿到投资了,我们一直是自有资金在运营,所以是稳扎稳打,小步快跑,谢谢大家。
纪鹏程:我简单把易点租介绍一下,我是易点租创始人CEO纪鹏程,是15年3月份上线,15年1月份开始运营,到现在拿到三轮融资,非常感谢这两年所有支持我们的中小企业及我们的众创空间,非常感谢大家。
甘涛:我是汉美中国的创始人CEO我叫甘涛,谢谢大家。
白羽:我本来准备了三分钟的PR,我是星库空间的创始人,主要在北京跟上海,以前的职业跟胡博士类似,是做超高层的,在上海和南京有两个项目,一个是上海云天广场还有一个是南京的子云大厦,所以我们做精品一点的联合办公吧。
丁强:刚刚讲社群是不是在国内水土不服,刚刚做空间做的蛮好的讲到社群有一些变化,现在的创业者跟15年我们刚刚创业的时候感觉不一样理智了很多,他们对空间的运营等等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者对自己本身创业后6个月规划的很好,我想请大家跟我们分享一下,作为创业作为服务商,怎样的社群是你们现在在做的?如果可以的话也帮我们介绍一下,另外也对我们国内出现的一些社群大家都有一些不一样的表述,看一下有什么样的建议。
张国昱:关于社群这个概念非常大,没有一个人能把社群说的非常清楚,所以我针对我们自己的情况来说,我觉得对于我而言搞社群活动一定要有效果,台下还在的小伙伴有人做投资,有人做房地产上下游的代理,可能做一个事情要讲究一个目的性,我说一个题外话,因为商务中心,我们做了很多商务中心的尝试,实际上商务中心在联合办公这个领域里大家一直以来没有很重视,一提到联合办公可能想到的就是双创、孵化这些阶段性,其实我觉得商务中心在整个联合办公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还是有很大的作用或者推动的契机的,所以我很感谢马上办公把我们这个产品或者这种业态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能够跟大家分享。
我们商务中心做的是两点,社群活动上来讲,第一是把原有的存量市场服务好,我的路径之一就是把我的社群活动让我的客户真正满意。另外一个就是在相应的活动上找到一些增量的机会,通过一些社群或者活动的内容帮我们引流,我觉得这是我们自己比较在意的两个方向和有目的的作用。具体我们在去年的时候,因为在博瑞大厦整个空间的改变上来讲有了很多活动场地,做了一个类似于商务中心和联合办公产品之间的我们叫3.0的产品,尝试了一下,非常的累。为什么呢,因为搞活动和搞社群是很耗费精力的,大概搞了一百场,在整个100场的国家里面觉得自己简直累残了,可以跟大家披露一个数字,真正搞活动以来,实际回收下来的可以衡量的租金大概也就是60万,对我来讲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所以我在去年的10月份左右的时候就做了一个很大的变革,这个变革是什么呢?
我们真正希望我们能够搞的活动是能够带来引流的,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新的产品叫易得夜校,白羽跟甘总他们都有投资的经验,所以我们作为一个空间运营来讲很难实现什么。帮助我们客户或者帮助我们的用户在这里面找到更多的投资的机会或者说企业助力的翅膀。我能够做什么呢,我们经过那么多次活动总结的就是把活动的内容把控好,这个业效从9、10月份到现在来讲将近办了20期了,效果非常好。原因主要是什么呢,契机很简单,我们看到在国贸三有一次夜校开始的总的执行人也是老师,王磊教授,他说张国昱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CBD的白领下班的时候不用挤着车回家,能有一个地方让他们滞留一下,让他们充充电学习一下,有点好吃的,这是最初的契机,我听了很感动就一拍即合,这就是契机。
经过发展以后我们现在有两点成绩,第一点已经可以做到自己运行没有任何成本,如果大家想要了解的话下面可以再详细的沟通。第二点我们做了自己的体系,我自己原来在清华做了十年的培训工作,我们既没有投资人又没有商业模式可以帮助大家,那帮助什么呢?第一点我们做成了体系,给大家讲讲吃喝玩乐相关的东西,比如教大家做花式咖啡、品酒、插花等等,但不是技术层面的,真正来参加的小伙伴能够感受到做咖啡的时候需要学习到的礼仪,做插花的时候要体验的境界包括还有风水培训,有点擦边球的感觉,经过课程的理解以后会发现最好的风水都在自己的心理,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能够唤醒大家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
第二个体系化的内容是大家经常看到的管理类的课程,主要偏向于项目管理和沟通方向,这是市场上经常见到的人力、公司治理相关的。
第三个内容是我们自己比较有特色的叫TTT孵化,为什么要把这个内容作为我们夜校的一部分呢,是因为我们预先真正我们客户需要的是什么,是帮他们把产品销售出去,但是我不可能做一个庞大的网络,我能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帮助客户或者小伙伴让他们把自己的PPT做好,让他们做更好的展示方式,我们动作我们的运营手段在CBD附近的区域帮他引流,做到比较好的良性循环既有人分享又有人来听课,这是我们做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系多跟大家交流。
丁强:真的很好,我觉得像一个孩子从小到学校毕业交给爸爸妈妈,学校毕业可以交给张总了。
纪鹏程:社群在座的各位都是社群组织的高手,我觉得易点租在社群这块组织参与的并不是特别多,因为我们一开始把自己定位在服务上的角色,我从两个角度说一下,第一是作为一个用户,参与了社群。第二易点租最近几个月尝试做了社群的工作的一点感受。从我自己作为用户来说,我更喜欢参与的是一些小圈子的社群,因为目前来说除非一些很有干货的大课之外,这种大课一般来说比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大家互相交流的时候,所以我自己最近经常参加这种,一般来说十个人左右的小社群的聚会,这种聚会像刚才说的都是自需型的,一个小圈子大家发起找一个大家的据点,这些据点也不用很长时间,每个月一次,经常参与的人群,比如有一半是参加的,大家一起分享,这时候说或很多,而且每次会请外面的主讲过来讲一下。这种还是要区分一下,对我来说我更喜欢参与的是这种类型的社群,对于相对来说一些大课的东西目前来说能吸引我个人得相对来说少一些,毕竟自己创业了15年的,所以相对来讲各个方向的东西都知道,所以可能更倾向于参加这种形式的,收获比较多,大家聊聊自己在业务经营、公司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了解一下。这是我个人倾向于或者喜欢的社群。当然我偶尔也会参与一些大课。
从运营商来说,首先我觉得社群运营在中国是很好的方式,确实很高效,但是如果找对点的话,在运营过程中有时候很难找到好的点,最近我们发现了几个比较好的,比如我们帮助企业做资产管理的工作,帮助很多分支机构公司做资产管理,这时候非常精准找到了这些公司的资产管理的人员。在传统的企业运营过程中其实资产管理并没有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的,大家往往给行政,包括专业的资产管理知道自然管理资产吗?他并不知道怎么管,实际上我们有一整套的方案,确实需要花很多的精力,真真正正做了一些他们不知道并且对他们非常有用的东西,这两个月,每个月办一期,效果非常好。每次都是互相推荐参与的,给我的感触就是社群的组织其实更重要的是要让参与人有收获,而且越来越大的收获。
在运营过程中这一点反而是比较挑战的,因为有时候在你预设一系列课程很难找到教材,讲一两次可以,但是如何让一个参与者一年参与几次,让他得到一次提高很容易,如何让他每次来都得到提高,这时候组织者和材料的准备者要非常用心、非常烧脑才行,才能真正准备一顿大餐给大家。我觉得社群运营我们是新人,确实是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也非常愿意参与当中来,还是蛮有意思的事情。
甘涛:社群本身它是一种产品,刚才纪总讲的很对,不好持续,在微信建了很多群,刚开始活跃度很高,接下来活跃度越来越低,用户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需求才会进入这个群,两有个变量,一是本身用户自己他的时间、需求、兴趣爱好会发生变化。另外一个是组织者来讲,产品的创造者很难让用户群里的新的点继续持续。一会儿我会讲我们也尝试了一些社群。
另外我觉得在整个做联合办公包括所谓的办公来讲分线上线下,线下就不用说了,走到群像回到了社交,基本上是更多线下跟空间有关的区域产生。这一点像目前组织社群本身就是免费的,我们只尝试了一个健身的群,活跃度是蛮高的,但是健身本身是收费的,因为它做的是课程,我本身有个做健身的朋友,一三五课程基本上全部爆满,本身项目有五千个体量,四五家公司的人,本身是朋友又喜欢上健身课瑜伽课他们相约一起参加这些课程,如果他们这些公司在一年两以后搬离了这个区域我也在想它的活跃度是不是还能够继续?新来公司的人是不是还有这样的爱好?其实看着简单但持续起来是蛮复杂的话题。
白羽:我想今天的话题讲到社群在中国是不是水土不服,这个话好像有个隐含的意思社群是个舶来品,我还蛮惊讶的,可能因为很多国外服务商进入中国,带来了很多不同的社群玩法,一时间我们都在讲社群,拿社群当驱动民办的重要的抓手,但是从我个人来讲我认为其实社群是个特别中国化的东西,我们如果要考据一下的话社群是有特别多的出处。举个例子,中国有个几千年前历史悠久名声长远的社群就是教育家孔夫子是当时的KOL意见领袖,他建立了一个垂直的教育社区有72个高级会员,三千个注册用户还有无数的亿万的粉丝,一直到今天,这是不是我杜撰出来的呢,如果翻以前的古书发现远到《论语》的时候就对社群有一些论述,社群的词是哪儿来呢,近代很多词要么是欧美来的,要么是日本过来的,原创的词不多,我发现社群挺原创的,孔夫子很早讲过,君子应该是为安不争的,应该是群而不党,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你身为一个社群领袖或者你是个群主,这个群应该是服务大家的,不要互相攻击部分不要谈政治话题,如果谈政治话题就被清除了。孔子还讲过一句话,一个不好的社群是什么样的呢,“群不中日、好行小义,好行小贿难已矣”大家没有共同的志向,每天发红包,几块钱都欢欣鼓舞,叫好行小贿,所以我觉得社群在中国由来已久。
今天讲社群水土不服,主要是做联合办公的社群是中小企业,中国小企业跟欧美小企业生存状态是不一样的,发现老外一起玩的非常嗨,Wework里面从周一到周五好几次参会从早到晚吃,有几个同事一去回来都胖了,很颓废,天天想吃不想上班了。其实中国的小企业在创业的路上在追求价值共享的交换,其实不是社群水土不服,可能是西式的社群玩法不适合中国的企业,我们自己也做社群,我们叫星库创业研习社,我们把空间、众创通通视为服务,社群其实是组织方式,是弱连接去中心化的服务方式,类似于比特币,社群是交换信息,但是区块链交换的是金融。如果你有政治社权想成立政党就成为党派了社群的属性决定了一定要价值的交换,一定有诉求,我们研习社搞了一个三阶段的研习社,解决的是企业发展中的问题,第一阶段放金融卡,免费让所有企业能够参与到自学习组织来,没有大咖网红讲下面去听,我们讲社群一定是自学习组织,一体阶段研习社会请创业实战者,一线的投资人坐到一起,大家台上台下交流,经常有创业者激烈的反驳下面的投资人,因为投资人也不是名人,是真正看项目的人,这样交换信息,这样的价值是有效的。
其中比较好的项目会进入第二阶段,会进行商业计划的包装、研究、提升,到第三阶段还会提供一些特别好的项目推荐给投资人,是少数有像孵化器一样的投资团队的,有人专门看项目,不是因为搞金融和搞投资,而是因为我们认为中国小企业需要这些资源,因此我们从来不纠结到底是联合办公还是众创空间,我们觉得在中国社群一定会起到支持小企业发展的作用。这是我的理解。
丁强:虽然是最后一轮圆桌,但是满满的干货,感谢白总的分享,从原来的变成社群差一点变成社团,每一家都有自己对社群的理解,最后一个问题请大家简短的对社群这个概念,结合自身的特点给出大家一个建设性的建议。
张国昱:如果简短的给大家一些能够分享的建议,首先一个要不要做社群,这是每个空间每个人自己去选择的,结合自己客群的情况,结合自己的优劣势这些,如果决定要做了,里面有一种东西叫坚持,社群这个东西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到效果的,另外一个还要有更好的服务。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坚持好服务,我们在服务上来讲确实很下工夫的。举个例子,大家今天看到的所有人写的纸是纯白纸,但是在我们空间里你看到的是方格纸,因为我们对于培训对于学习是有很深的研究和理解的,方格纸现在是最适合做笔记同时也是做总结的,所以我们研究了很多最后用易得刻纸的方格纸。包括笔记侠也觉得我们把服务做到了很好的状态,希望大家多合作、配合、分享。
纪鹏程:我的感觉,简单一点做社群第一要专注,一定要清楚我们为的人是谁,建议不要想什么人都做,如果想做的话做成好多个社群,但是每个社群都要专注一个人群或者一个主题,专著是第一个想说的。第二要光干货,大家都专注了,把这群专注的人聚在一起,一定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东西。
甘涛:我觉得还是基于兴趣做的社群可能会比较轻松。
白羽:中国以前其实有很多很伟大的社群,包括兰亭序,王羲之当时也是一个社群,大家一起弄出了一个大IP就是兰亭序,我想中国有很多文化企业,平时聊事的时候大家状态都不太好,还是应该把中国酒文化发布一下,从我的愿景来讲,希望中国的联办也好商务中心也好,应该孕育一些社群,这些社群是有生命力的,虽然不是我们做的,但是可以提供非常好的连接的机会,我们是制造连接的人。
丁强:谢谢四位的分享,大家有没有问题可以留几分钟。好,就这样,谢谢你们。
马上办公,专业的办公室租赁平台,100%真实房源,专注服务中小企业创业起步、提供超高性价比,优惠真实的办公室出租服务,免费发布出租信息,让办公选址更轻松。更多创业相关资讯/活动
关注微信号:m3work
更多阅读: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