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众创空间还能赚钱吗?
“5F创业园稍有盈余,5F创咖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目前众创空间普遍面临运营压力,绝大部分都不盈利。 ”翁晓松介绍,盈利模式单一,是众创空间运营困难的主要原因,多数众创空间缺乏有效盈利模式,过于依赖房租收入和政府补贴。实际上对于很多民营众创空间而言,承租成本高,靠做“二房东”并不能获得多少收益。“以5F创业园为例,我们承租的都是商业地产,房租成本在25元/平方米,转租给创业企业30元/平方米,只能勉强保本。 ”
对合肥经开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高建伟来说,房租压力要小很多。“房子是一个股东家的废旧厂房改造的,算是省下了房租成本,但是装修改造花去了四五百万元,到现在还没收回成本。 ”高建伟介绍,房租收入确实占了孵化器运营收入的大头。以经开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例,现有近60家企业入住,承租面积约1.2万平方米,租金是35元/平方米,政府补贴一半,企业只需交纳一半房租,每年房租收入三四百万元,差不多能占总收入的60%。
翁晓松坦言,为缓解运营压力,他们也尝试拓宽其他盈利方式,比如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投资一些项目,但是这种投资很难短期收到成效。为解决资金难题,企业尝试各种办法融资,比如贷款或通过股权融资引进合作伙伴,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运营困境。
在“开源”无望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在“节流”上下功夫,靠精打细算来控制成本。在高新区中安创谷互联网+基地,记者看到除了几间相对独立的办公室外,综合服务大厅、会议室、展示区、咖啡区都处于公共区域。 “未来这种联合办公的形式将成为趋势,因为这样既能共同分担房租和装修成本,又能优势互补,实现资源整合。”翁晓松说,去年他们引进了4家公共资源服务型企业入驻。
2015年以来,我省积极构建以众创空间为重点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支持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各地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据统计,目前我省共有市以上众创空间58家,备案科技企业孵化器109家。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建设众创空间300个以上。
“未来众创空间大量涌现,竞争将愈演愈烈,同时也将加剧行业洗牌,一些靠讲故事吸引人的众创空间注定不能持久。 ”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王学雷说,将来众创空间应该走服务路线,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产业发展,只有具有深度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才能笑到最后。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