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捏动画不只是捏脸神器而是一个全新搞笑IP,它的目标是你越来越大的脑洞
采访吴洁前,加了她微信,卡通头像非常可爱。直到见到真人才发现……简直一模一样啊。
捏捏动画创始人吴洁,典型文艺女青年的外表,出人意料地本科是计算机,直至研究生才念了新闻。毕业后九年媒体经验,最终跻身创业大潮中。谈起自己的微信头像,她打开捏捏App亲自给我展示如何制作一张相似度爆表的头像。她对创业邦说,捏捏的核心是一个原创的卡通IP,而整个产品矩阵则是由捏捏APP、脑洞测试还有动画(捏捏大爆炸)三部分组成的。凭借这一IP概念,捏捏动画A轮就利索地拿到汉理资本的1200万投资。
脑洞社区:APP+测试+动画
咱先说说APP。捏捏App是一款揉合了捏脸、漫画、社交等多重属性的逗比产品。用户注册并选择性别之后,就是一个细致入微的捏脸过程。我仔细研究了一番,小到眉毛角度大到下巴宽度,捏捏事无巨细提供了若干分类供用户选择。像我这种没耐心的(其实是手残)就选择快速捏脸吧。人物创建完成后,捏捏使用独特的动作引擎算法形成整个身体。随后,就可以在编辑精选出的媒体主题中,选择喜欢的模板创作简单的漫画了。
如果你也手残不会捏脸?吴洁为你指了一条生路:捏脸最重要的是发型,其次是显眼的配件,最后选择一件自己经常穿的衣服。这样的头像小伙伴们一定可以在第一时间认出你来。这也无意中暴露了为什么动画中不同的人设其实只是换换发型罢了这个人尽皆知的真相。
再来聊聊测试。举个案例,今年六月,很多小伙伴的朋友圈曾经被一个页面——恭喜你被XXX大学,XX专业录取。一时间,这条推送点燃了大学生的恶搞心和上班族们的怀旧心。这个H5测试页面就是由捏捏动画设计的。所谓脑洞测试,是指把各种神(dou)奇(bi)的问题放入测试题中。吴洁说,好几篇测试题已经因为转发量过高被微信河*蟹了。
除了把控内容外,热点还和时间息息相关。还拿录取通知书为例,捏捏之所以选择在高考前公布,目的有三:1、选专业成为热门话题;2、引发集体怀旧潮;3、两者结合形成爆点。
脑洞测试是捏捏用来把握流行热点的工具。目前还是以朋友圈H5页面的形式为主。之后会上线网页版社区。吴洁希望把脑洞大开的人都能聚集起来。
末了侃侃动画。捏捏最重要的动画产品是“捏捏大爆炸”,在优酷、腾讯,B站等视频网站播出。大爆炸塑造了一个又贱又萌的核心人物“李小欠”,内容围绕他的日常生活展开,比方说每个在外拼搏的年轻人都会遇到的租房问题。
捏捏大爆炸中的人物动作算法和App是共通的,因此整个动画制作效率很高。从目前五花八门的自制动画视频来看,大爆炸处在中等偏上水准,画面尚可包袱分布平均,不过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从脑洞回归现实
吴洁对创业邦说,整个产品矩阵都是为了打造以“李小欠”为主的IP形象。从用户角度来看,使用App的必然是深度用户,动画面向泛二次元逗比用户,而脑洞测试是面向所有人的。测试形成印象和影响力,动画培养粉丝,而App则让粉丝参与到创建IP的过程中来,以此留住粉丝并创建社区。
为此,捏捏大爆炸几乎会选择和所有大型渠道合作。特别是年轻人活跃的B站。第一集特意选在9月7日开播,一方面避开了强大的日本新番动画潮,另一方面,开学后播放可以跟精准地投放给目标的大学生和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线下,捏捏和高校开展合作,提供产品赞助,把品牌露出给最容易形成粉丝的学生群体。
谈到如何盈利,吴洁表示,首先动画会一直更新下去,不排斥合理地植入广告。其次,IP正在和手游厂商洽谈让出部分轻度版权。最后,专利的动画生成技术可以作为API,为更多企业提供服务。
捏捏动画从成立之初走过来,步伐虽然不快,但是很稳,构想很全,是具有魔都风格的初创企业。泛二次元市场在兴起,逗比的人数也正进一步增加。至于是否能够成长为暴走式的大品牌,捏捏需要不断打磨运营和营销才能证明自己。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