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联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探出新路
京津冀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工作的落实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功能互补,不仅需要从宏观角度调控,同时也需要多方资源共享和疏通。因此,能否通过布局产业发展,达到集群效应,真正落实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现状:区域产业发展,亟需联动多方资源
近两年,京津冀协同创新已经逐步走向深化,从最初的园区连接,到之后的企业试水;从一两家企业的生产环节外迁,到如今三地有机协同,共同创新。这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成果。
从市场反馈来看,有不少企业、创新主体透露,京津冀区域的产业联动已经让他们在创业、经营过程中得到实际利好。例如,阿里巴巴在张北建设数据中心的案例中,起初阿里巴巴方面对张北当地的态度、热情、进度和收效都存在着些许担忧。然而,随着两个数据中心的竣工及“双十一”大成交量的考验,担忧顾虑全然被打消。
不少企业认为,是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系列政策支持了新产业落地京津冀。然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产业的落地,也说明京津冀产业对区域产业发展升级、联动的自发渴求,是内生的前瞻思维。
助力:政策及经济环境宽松,多方合力促京津冀繁荣
早在2014年2月26日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而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去年又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在中央政府大力推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区域的产业联动发展已经成为京津冀“吸金”的重要因素。
据《经济参考报》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份,围绕京津冀主题的产业基金的设立规模已超过千亿级别;与此同时,各行业机构也试图通过创新的方式来为该地区输血。因此,从这两个角度看,京津冀区域产业联动已成为助推京津翼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突破:产业联动成引擎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基于政策、经济大环境的需求,京津冀区域产业联动实招越来越多,啃下的硬骨头也越来越多。其中,作为在全国构建联盟方面积累了非常多成功经验的中关村奠基者——北科建集团,亦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发挥中关村优势加深京津冀战略的推动工作,并成立了“京津冀产业发展联盟”。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三地开发商、中小微企业服务集聚的最好发展机会,北科建集团作为我国科技园区开发领域的典范,成功开发并运营了国家中关村核心商务区、中关村软件园等北京的三个高端专业化科研区域,同时也开发了嘉兴、无锡、青岛、长春、上海、天津等六个科技新城项目。”北科建集团副总经理王槑表示,北科建集团希望通过京津翼产业发展联盟,与国内外知名的开发商、创新企业、金融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强强联合,把各区域优势整合起来,使城市区域企业、区域服务能够更好更快的呈现,为走出国家经济新常态做出贡献。
在“十三五”期间,北科建集团将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和科技地产理论,重点布局京津冀稳定发展长三角,并重点选择了“天津、廊坊、保定”作为项目拓展的主要方向。目前,轻资产运营项目在涿州、大厂分别启动,未来将在河北以廊坊和保定为起点,打造独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新高地,进一步推动京津冀的区域协同和产业联动。
对于合作,北科建集团跟资产管理公司希望能跟各方一起,在中国的产业发展、科技地产发展,包括军民融合各个方面调动资源,为创新主体清障搭台。相信借助协同发展的东风,京津冀产业发展联盟的创新之火定能将京津翼产业资源燃得更旺。
来源:中国网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