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重磅:三大维度秒懂环京置业价值
2016年即将收官,纵观北京市场,环京楼市作为京津冀一体化、承接北京外溢人口的重要区域,今年的楼市表现可圈可点。北京政府东迁、交通的推进、产业的疏解等,直接推动了环京带的崛起。随着政策利好的不断叠加,环京楼市正在吸引更多置业者的目光。以下小编将从人口、政策、产业三大维度对今年环京楼市的加法效应进行解析。
北京新增人口将转向环京区
从全国的角度来说,中国的人口红利已于2010年时达到一个顶点,2015年时已到拐点处。从国际横向对比来说,人口密度数据显示中国仍然缺乏大型城市,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城市人口聚集程度会显著上升。因此,北京作为一线超级城市的代表,人口磁吸还将继续。
据悉,城六区今年常住人口较2015年下降3%,迎来人口由升转降的拐点。根据京津冀一体化的相关要求,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力争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六区争取下降15%左右。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北京对全国人口的磁吸不减的情况下,大量新增人口转向远郊区及环京区。环京价值区域将会成为北京外溢人口最主要的承接地。而2010-2015年廊坊在校小学生人数增长40%,成为中国在校小学生数量增长最快的地级市正在一步步验证此事实。
环京是重点政策区
京津冀一体化的两大政策源,是通州副中心和作为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对接主要平台的北京新机场。从政策层面来说,北京除了通州与大兴,其它区域都相对在做减法,尤其是北京四环内;而包括大厂在内的环京板块,随着政策利好的不断叠加,正成为环京置业者关注的焦点。
楼市的本质是政策市。在政策的不断红利派发下,价值不言自喻。而在京津冀一体化下,尤其是廊坊近京区域,在两大政策源副中心及北京新机场的政策红利刺激下,已然成为主要的政策区。近京的新城板块的相关利好正在全面挺进,毫无疑问,包括大厂在内的环京楼市还将吸纳更多的置业群融入。
大量产业将被调整到环京
京津冀一体化的本质是打造京津冀城市群,这里面主要包括三项工作:交通、产业及生态等再均衡。换句话说,京津冀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在于,京津冀资源分配的再均衡,包括产业资源。
在此背景下,北京的产业调整逻辑是“结构优化”,而环京的产业调整逻辑是“加产业”。毫无疑问大量的产业将被调整到环京。而产业用地加则意味着强化环京区域的职住一体,强化环京区域的产业实心化。环京产业的加强从长期角度来看将推动房价的上涨。目前,大厂产业新城已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科技产业的集聚融合,极具声望的觉十一、太库、炫嘉等企业已进驻大厂。这些都给大厂楼市带来了巨大机遇。
综上所述,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环京区域已经成为新北京所在地,也是北京楼市财富的主要承载区。据守环京板块的置业者,不仅可以坐拥北京在交通、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优势,还将坐享京津冀一体化所带来的区域红利。可想而知来年的环京楼市又将是一番更为壮观的景象。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