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 构建“一核四轴四区”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显示,中原城市群由5省30市组成,其中14个城市为核心发展区,并联动辐射其他16市。规划明确五大定位,确定近期和远期目标。首次提出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网络化空间发展格局。
14城市成为核心发展区
关于中原城市群的范围,总共包括30个城市,在这些城市中,分为核心发展区和辐射区。
核心发展区
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漯河市、济源市、鹤壁市、商丘市、周口市和山西省晋城市、安徽省亳州市
联动辐射区
河南省安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长治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
规划指出,本规划是指导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2025年。
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6%
在未来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中,有两大目标。
近期目标
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6%。
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交通、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比例、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均完成国家指标;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
多层次、立体化的开放平台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实际利用外资、对外贸易保持中西部地区领先地位,基本建成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高效互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国家级城市群,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
远期目标
到2025年,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全面形成,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和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快速上升,人口与经济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带动全国发展的新增长极地位更加巩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大幅跃升。
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网络化空间格局
规划提出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网络化空间格局。“一核”即郑州大都市区,“四轴”即沿陇海发展主轴、沿京广发展主轴、济南—郑州—重庆发展轴、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四区”为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南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
规划提出,在沿陇海发展主轴中,要增强运城、商丘等沿线节点城市经济人口承载能力,联合 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生物医药、 能源化工等产业集群。
在沿京广发展主轴中,依托京广通道,发挥郑州的辐射带动 作用,提升邢台、邯郸、安阳、鹤壁、新乡、许昌、漯河、驻马 店、信阳等城市集聚能力,引导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 医药、精品钢铁、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家居等产业加快集 聚,打造沟通南北的城镇产业密集带,密切与京津冀、长江中游 城市群等的联系。
在济南—郑州—重庆发展轴。依托郑(州)济(南)、郑 (州)万(州)高速铁路建设,加速形成综合运输通道,强化聊 城、濮阳、平顶山、南阳等节点城市和沿线中小城市支撑作用, 培育发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特色轻工等产业,形成对接成渝 城市群、沟通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镇发展带。
在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中,要加快郑(州)太(原)高速铁路、跨区域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推动长治、晋城等城市扩容提质,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构建连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的城镇和产业集聚带。
据了解,中原城市群是继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之后国务院批复的第7个国家级城市群。
来源:中国发展网
编辑:huangcy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