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厂商大放异彩的背后,也有着像大可乐、夏新等手机厂商的悲情落幕。

  激烈的竞争情况从上市产品数量即可窥一斑。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3月,在中国市场上市的智能手机新机型高达274款,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3款新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上市。而这还不是巅峰数据,2013年,中国市场上市的智能手机新机型为2288款,平均每天6款,是现在的两倍。

  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来看,前几年中国手机市场格局是“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但如今除了华为,其他手机厂商大部分已经纷纷掉队。

  国外风光无限 国内后院起火

  今年,当了“网红”的OPPO,也信心十足地调整了下一年度的销量为1.2亿到1.5亿台,更是着眼走出国外,面向东南亚方面飞速扩展。要知道,每年全球的出货量也不过在12亿到15亿之间,也就是说,OPPO是在占到全球10%左右的份额。为了针对OPPO的“大言不惭”,华为的余承东也在前几天的讲话中暗讽,华为的线下店不及某品牌的十分之一,但是却创造了比他高出很多的销量和业绩。

  不过讽刺的是,余承东话音未落,福布斯的报告就站出来给了回应。似乎OPPO在美国人看来,已经超过华为,已经代替了华为的地位,成为中国新手机的代表,至于小米、联想、中兴魅族等,完全处于碾压状态,都不愿意提了。

  根据两家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 和 counterpoint 的最新调研报告,华为已经成为全球手机出货量第三的企业,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然而前线大劫却后院起火,其国内市场地位却并不是想当然的第一,居然被 OPPO 反超了。

  Canalys 发布的最新报告,2016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止跌回升,当季出货量超过 3.3 亿部,三星以大约 8000 万部的出货量雄踞榜首;iPhone 的出货量约为 4000 万部,虽然苹果整体排名第二,但当季出货量与三星相比差距非常大;而华为则以大约 3100 万的出货量排名在三星苹果之后,继续稳居世界第三,与苹果差距也并不算悬殊。

  然而反观国内,根据 counterpoint 的数据,今年二季度华为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已经被 OPPO 抢走了,而这个位置华为刚刚在去年四季度击败小米夺得的,屁股都还没坐稳呢。

  OPPO的崛起

  关于OPPO的成功模式,大家已经讲解和分析了很多,大抵都是围绕明星代言和线下店的布局。在营销方面,OPPO是线上品牌广告狂轰乱炸,线下渠道催命走货的经典代表。

  OPPO是传统品牌模式的胜利,是经典营销学的逆袭。在互联网经济大行其道和以小米为代表的唯快不破的理念的影响下,国内一众手机品牌纷纷从线下走向线上,以期复制小米似的的成功,但作为饱尝线下甜头的步步高系来说,并没有为线上模式的疯狂所动,继续耕耘线下,反而是借助大家一窝蜂地转移线上的空档期,疯狂开店,疯狂促销,疯狂打品牌广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五年之后,风向突变。当这些互联网巨头们蓦然回首的时候发现,原来最广阔的还是线下市场,当线上的增量不足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线下的规模和购买力。但不曾想,OPPO已经默默地干了很多年,已经悄悄地走到了前台,走到了聚光灯下。

  市场的变化总是时刻在发生着,经济的大势也不是线性发展。五年之前,线上思维风卷残云,五年之后,线下模式风生水起。但唯有认真和坚持未变,唯有努力和进取没变,唯有商业的本质未变。OPPO如此,其实华为和小米亦然,都没必要唱衰,打败自己的,从来都不是竞争对手和行业大势,一直都是自己而已。

  所以,变化很重要,初心也一样。

  有从业者指出,如今智能手机迭代速度正在加快,同质化与价格战成为显著特征。市场容量趋于饱和,虽然低增长却依然足够大,高端市场表现出了较高的活力。厂商的份额排名在这两年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未来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将呈现,市场洗牌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