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主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预期正在慢慢变成现实。7月27日,苹果公司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16财年第三财季实现净营收423.58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96.05亿美元;净利润为77.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6.77亿美元下滑27%。其中,第三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88.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2.30亿美元减少43.82亿美元(约为人民币291.74亿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苹果营收的下滑与国产手机品牌一路高歌的势头形成鲜明对比。目前,在全球前12家手机制造商中,有9家厂商的总部都位于中国,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三分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手机品牌之所以可以一路在中高端市场高歌挺进,源于其以更快的速度将大量创新带给市场。
苹果在华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中国市场一直是苹果公司的重中之重,不仅因为中国市场是苹果营收贡献第二大的地区,还因为是唯一收入保持增长的市场。然而,在第三财季财报中,苹果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尤其大中华区的营收同比下滑超过三成。
在销量方面,报告显示,苹果第三财季内共售出4039.9万部iPhone,比去年同期的4573.4万部减少533.5万部,但略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4002万部。而在截至3月底的2016财年第二财季业绩中,苹果营收其实就出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滑,营收为505.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80.10亿美元减少74.53亿美元(约为人民币496.21亿元)。
同时,iPhone销量更是自iPhone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在第二财季,iPhone销量为5119万部,比年同期的6117万部减少998万部。
面对下滑的业绩,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仍对中国市场长期的潜在增长机会“非常乐观”。在过去几年,这位苹果掌门人已经对中国市场表现出了最为积极的态度,除了频繁到访中国外,苹果此前还投资了滴滴出行。
但投资者对苹果的预期却有所下降,多家外媒指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境遇江河日下,想要走出这一困境显得非常艰难。研究机构Counterpoint上周末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6月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降至9%,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2个百分点。
“很明显,一直驱动苹果的灵感已不知飘向何方。”美国BGC金融公司分析师科林·吉利斯表示,将苹果公司的评级从“中性”降至“卖出”,目标股价从110美元调至85美元,降幅近23%。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手机厂商的崛起,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这种趋势还在全球市场中蔓延。日经最新的预测报告显示,今年中国企业的手机发货量预计将会增长15%,达到三星苹果发货量之和。到2018年,中国企业手机发货量将会占到全世界一半。
国产品牌争抢高端市场
苹果连续两个季度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从侧面也反映了中国本土手机厂商的崛起。
中国手机品牌之所以可以一路在中高端市场高歌挺进,还源于其以更快的速度将大量创新带给市场。
Counterpoint的设备和生态研究总监尼尔·沙向美国CNBC表示,如果苹果不能够在硬件上加快创新速度,不能像中国的对手公司一样每一年甚至每6个月就推出新的功能,苹果就会落后。
随着国产手机不断向高端迈进,与之配套的中国供应链能力也在集体提升,有一些技术在苹果新品推出前,中国的供应链厂商便已经开始研发。近一年来,随着国产手机纷纷转向中高端市场,不少优秀的上游供应链企业开始与中国厂商加强合作。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2016上半年业绩分享会上也表示,丝毫不担心苹果的新品,很多技术华为已经使用。
尽管库克仍在对中国市场的担忧轻描淡写,“我们现在必须要疯狂创新,为那里的用户提供最优秀的智能手机”,但苹果要再在中国市场“重拾辉煌”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延伸阅读:国产手机销量爆发 三星苹果只能争“第五”
在新疆库尔勒边上的小县城尉犁县,35度的炎热天气下,路边的遮阳伞的广告全是Vivo的。对于尉犁小伙子王宇来说,花5000元买一个苹果的iPhone 6手机几乎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他每个月的工资不到4000元,还要付房租。王宇对自己花2000元买的华为手机表示很满意。
王宇的这种心态也代表了苹果在中国面临的挑战:过高的价格以及并不突出的功能让一些用户望而却步。苹果的中国问题在于,国产手机越做越好,功能可以做到与苹果类似,但是价格大幅低于苹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苹果很难复制iPhone 6在中国取得的成功。
Canalys今天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华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历史纪录的1910万部,仅次于2013年四季度三星手机的出货量1920万部。今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华为手机出货量增幅达16%,超越苹果与三星,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
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国产手机品牌Oppo和Vivo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也都超过1500万部。三星和苹果正在争夺中国市场第五大手机品牌的位置。
苹果公司即将于本周三公布三季度财报。上一季度财报创下了13年来最差表现后,本季度财报预计将延续颓势。苹果二季度在中国的销量大幅下滑26%。分析师预计,在即将公布的三季度财报中,苹果营收还将继续下滑15%。
Canalys报告显示,苹果目前在中国的最大竞争对手华为今年一季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增长近50%。截至今年5月的三个月里,华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占到25%,也就是中国的四个手机里面有一个就是华为的。此外,根据Kantar公布的数据,华为已经跃升为中国城市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手机品牌。而另一个广东的手机品牌Oppo的市场份额也翻了四倍升至8%。
Canalys亚太研究总监彭路平对第一财经表示:“苹果寄望于中国中产阶级来提振销量,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这部分人群很多都选择了国产品牌。国产品牌在中端机拿走了很大一部分市场。虽然它们没有和苹果正面竞争,但是确实是带走了一部分苹果的潜在用户。”
瑞穗证券分析师Abhey Lamba表示:“苹果在高端市场的优势仍然比较明显,但是问题是高端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而低端市场产品的竞争力也在提升。”
为了与中国国产手机竞争,苹果今年3月份推出了iPhone SE低端手机,期待提振新兴市场国家销量。不过截至目前,iPhone SE仍然没有能够达到新兴市场的销量预期,对苹果整体销量影响不大,反而是在发达国家销量超出预期。”
目前iPhone中国用户升级手机的一般周期为两年,而为了应对苹果的新品抢占市场份额,现在华为和Oppo这样的国产手机制造商的策略都非常巧妙,都是在苹果新品发布会之前推出自己的旗舰新品,占得先机。
和很多硬件制造商的策略一样,苹果在中国也要开始靠做服务来增加用户粘性。根据研究机构AppAnnie的统计,目前中国市场已经超过日本成为手机游戏、服务和音乐下载付费的第二大市场。而培养了用户的习惯之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区购买硬件设备。
2013年至2015年间,苹果在中国的收入实现翻番,至590亿美元。这段时期是苹果的疯狂扩张期。截至今年3月,苹果在中国拥有35家门店,全年同期这一数字为21家。
研究机构弗雷斯特(Forrester Research)副总裁Julie Ask对第一财经表示:“美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非常艰难,即使像苹果这样全球最大的企业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