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七八年前,提到国产手机,所有人都会联想到的便是“超长待机” “超大屏幕”“强大的外放”等等多数国产“山寨机”的特点。直到近几年,诸如 OPPO、小米、华为、vivo等等国产手机随着Android系统的逐渐成熟并且成本降低的情况下,慢慢的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崭露头角,并且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开始发展壮大,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OPPO。

  Counterpoint数据研究表明,OPPO首次超越苹果、华为以及小米,以22.9%的市场份额跃居第一。对于Oppo手机销量的迅速增长,调研总监Neil Shah强调,Oppo采取了简单却有效的策略,追求线下市场。线下市场在中国销售总量贡献超过70%。

  OPPO能够迅速崛起的三大原因

  过去一年半中,Oppo手机销量大增,主要凭借以下因素:有效的销售理念、推销和赞助,遍布二、三线城市的线下零售、比其他品牌更好的零售范围、经销商商的支持和创新设计专注。Oppo专注工业设计和关键特色,比如手机相机、电池和材料等,这些都有助于Oppo保持竞争优势、赢得消费者的关注,特别是对于25岁以下的年龄群体。OppoR9和R9 Plus 一直是Oppo手机第二季度末的热销型号,OPPO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6.8%,OppoR9是6月份最畅销型号。

  1、专注线下销售

  小米提供廉价Android手机,它的成功建立在闪购模式之上;和小米不同,OPPO远离在线销售。OPPO将重点放在二三线城市线下零售商店,那里的智能手机还在增长,许多时候,OPPO与经销商签署独家销售协议。

  根据媒体的报道,OPPO的零售网络已经拥有20万家零售店。OPPO的智能手机设计主要瞄准那些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城市年轻消费者。

  最近,OPPO推出了一款重磅产品,瞄准的却是更富有的消费者。R9售价599至849美元,手机支持快速充电功能,安装1600万像素摄像头,适合自拍。

  2、简单且明确的卖点宣传

  从以前的音乐手机,再到最近一年的拍照手机以及闪充功能,以这些产品特点投入大量的广告之中。

  2015 年上半年,OPPO 仅在电视广告上的花费就达到 2.02 亿元,在国产手机品牌中位列第一,且远超过第二名 VIVO 0.95 亿元电视广告费用。其中,花在卫视上的广告费用占 OPPO 电视广告总支出的 83%。各种广告看似投入金钱巨大,但这种简单明了的广告模式影响也是爆炸式的,可以迅速让用户知道你的产品特点,与结果相比之下,广告的投入成本并不算大。

  3、OPPO瞄准的始终是年轻消费人群

  起步于三四线城市的OPPO抓住了这样的一群年轻的消费人群:他们不像手机发烧友那样上网研究各种手机型号,也不太关注专业的配置参数,他们更多的关注是放在手机的外观、拍照功能、音质这些直观的特性上,还有品牌是否听过,价格是否合理,哪里可以购买。

  从外观设计上看,OPPO的外观设计绝对不亚于任何一个手机品牌,而其主打的时尚、前卫主题元素的外观,以及适中的价格对于年轻的消费群体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加之女生喜欢拍照以及对音频视频类应用的喜爱程度,OPPO所推出的音乐拍照手机,也虏获了很大一部分年轻的女性用户。

  虽然今天的 OV 两兄弟与前母公司步步高没有太多商业上的联系,但其商业及运营模式基本上与之前步步高学习机的手段没有太多区别,即主要通过广泛的广告投放在三至六线城市来形成足够大的市场机会。

  但同样的问题在于,在一二线城市为什么 OV 两路兄弟的产品覆盖率如此低?

  线下模式的积弊由来已久,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相比电商渠道也是很低的,线下渠道的消亡除了特殊行业外,普通消费品的渠道消亡是大概率的事件,在极大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电商大幅增长的今天,重启线下渠道不能说是倒行逆施,但其未来很难说有多光明。

  就目前中国零售市场的现状而言,一二线城市的电商渗透率已经很高,相对于一二线城市,三至六线城市的电商渗透率刚刚萌芽, OV 两兄弟的成长正是由这个萌芽时期的特殊性决定的,而并非商业的必然。

  事实上,号称有 20 万家销售网店的 OPPO ,其每店的效率在同行业中是非常低的。 2015 年 OPPO 销量 5000 万台左右,即使全是线下销售,每店的平均销量仅有 200 台左右的样子。

  OPPO 在如此低的资源配置条件下,销售网点如果仅做 OPPO 就无法生存的,这也就意味着,象以前号称数万经销商的步步高一样,在利益分化时,一夜之间可能销售商会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