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一直都觉得,基金定投是入门级最合适的理财投资,也写过了不少基金定投方面的文章。

  每次基金文章一出来,后台都有很多留言说:道理都懂,但到底选什么基金,还是不明白,希望小巴能够来点实际的,具体讲讲基金怎么选。

  今天小巴就来讲讲基金怎么选,原则不复杂,要选这样的基金:

  偏股型,成立时间3年以上,历年排名靠前,最好是隶属大型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稳定。

  这些信息都可以从公开网站等渠道得知,小巴一条一条来说。

  整体收益高:主要标的为股票,包括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

  基金主要分成两大类,偏债型和偏股型。偏股型基金的波动更大,但如果将投资时间拉长到一个5年以上的周期,那么偏股型一定会优于偏债型的。除此之外,也有基金是投资海外资产、大宗商品的,但数量较少,今天暂时就不讨论了。

  中国的资本市场年限不长,也常因各类内幕交易、股票操纵而出丑,但渐渐成熟的趋势是非常显著的。总结成熟市场——比如美国——的历史业绩,你就会发现股票的长期表现优于债券。

  掌管耶鲁大学基金的大卫·斯文森统计过1929年-2005年美国各类资产的回报表现。

  

  在这76年中,美国的通胀是11倍,短期国债、长期国债、公司债分别是原来的18、71和100倍,在几十倍的级别。而同一时期,大盘股的回报在千倍级别,而具有高成长性的小盘股,甚至超过了一万倍。

  美国各类资产在长周期中的表现

  (1929年-2005年)

  资产类别财富乘数年化收益率

  通胀11倍3.2%

  短期国债18倍3.9%

  长期国债71倍5.8%

  公司债券100倍6.2%

  大盘股2658倍10.9%

  小盘股13706倍13.4%

  数据来源:大卫·斯文森《机构投资者的创新之路》

  小巴在以前的文章里一直强调,定投的对象需要有涨有跌有周期才好,因此周期性更加明显、涨跌幅度更大的偏股型基金,比偏债型基金更合适。

  成立时间长:至少3年以上,最好5年以上

  基金的成立、发行有一种扎堆现象。在牛市阶段的年份中,新基金大批量发行,比如2015年底全市场有4200多支基金中,1900多支是在当年成立的。

  新成立基金也有表现优异的,2015年业绩最优的10支基金中,有3支就是2014年新成立的。但同时,最差的100支基金中,也有39支是2013、2014两年成立的。没有历史业绩作为参考,我们很难判定基金的优劣。

  

  基金业绩很大程度上受到整个市场走势的影响,因此好基金并不意味着每年都可以有20%以上的增长,而是大行情好的时候涨得更多,不好的时候跌得更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历史业绩排名中窥得一二,长期排名靠前的基金,在未来的表现也非常稳定。

  这也是我们选择成立时间3年以上、最好达到5年的基金的原因,因为我们需要历史数据来体现其相对于同行业绩的稳定性。

  同类排名好:大部分年份在所有偏股型基金中的排名靠前

  预测单支基金未来1-2年业绩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但预测基金未来1-2年的排名幅度是有可能的。

  

  小巴汇总了所有偏股基金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业绩。成立于2010年之前的偏股型基金一共有332支,到2013年初增长到590支,在这5年中,连同每年新增基金也排在内:

  5年中每年业绩都排名前50%:6支,占比1%。

  5年中有4年业绩排名前50%:50支,占比8.5%。

  这56支基金是这5年中业绩最为稳定的部分,它们在2015年业绩的平均排名是390/1249(2015年初偏股型基金增长到1249支),前31.2%。

  其中,排在2015年业绩前25%的有26支,排在前25%-50%另有25支,排在50%-60%的有3支,另有两支排在倒数20%。

  5年中至少4年业绩前50%的基金,在2015年表现

  排名位置数量

  前25%26

  25%—50%25

  50%—75%3

  75%—100%2

  数据来源:根据Beta理财师2010-2015年基金业绩历史数据整理

  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们以每年同类业绩前50%的指标去筛选,选择在过去5年中表现稳定的基金,在未来的数年时间中,这支基金的表现基本上也将维持在接近的水准上。

  类似的方法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调整优化,时间段可以,比如可以根据2009年-2013年进行筛选,与2014、2015两年的数据进行比对,或将筛选标准提升到前40%,或30%等等。

  额外参考项:隶属于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变动少

  基金经理掌控单支基金,他们当然非常了解,但很多时候,他们的作用也被过分夸大了。目前的基金大多以团队建制运作,背后其实是整个基金公司的支持。

  

  除了基金经理外,团队包括了研究部分、风控部分。前者会向基金经理提供一系列个股报告,相当于列出了一个名单,告诉他这些股票可以考虑投资。后者的职责则在于风险控制、防止和减少失误。基金经理的主要工作,是将钱投出去,做资产配置、建构投资组合。

  以足球队作类比,基金经理是前锋,负责最终进球、出绩效;研究团队是中场,向前锋输送炮弹;风控团队是后卫,防止出乱子。

  一个基金的投研、风控团队是否出色,我们无从判断,只能说大型基金公司在团队建制方面,整体上会更好,所以这是一个加分的参考项。基金经理变动少,也是类似考虑。

  上一部分中所说的,5支表现最差的基金中,就有4支在2014-2015两年中,经历了2次以上的基金经理变更。而基金公司本身在规模、历史上不占优势,也是出现业绩大幅度下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