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股领涨 3000点争夺胶着
昨日有色、钢铁、煤炭等板块领涨,上证综指在3000点关口展开拉锯,指数疲弱难掩个股行情,非ST、*ST30只个股收盘涨停,没有个股跌停。分析人士认为,沪指3000点一带的反弹将会延续一波三折的趋势,经济增长乏力并不支持股市大幅上行,但利率下行和资产荒也封锁了A股下跌的空间,在此阶段也不必过度悲观,应以精选个股为主。
两市股指低开后窄幅波动,但成交依然活跃。昨日两市低开后小幅走高,但无奈获利盘逢高回吐明显,两市股指震荡走平,尾盘小幅下挫。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3018.75点,下跌6.93点,跌幅0.23%;深证成指报收于10511.16点,下跌53.62点,跌幅为0.51%。同时,成长股和题材股却遭遇大幅下挫,创业板指数报收于2137点,下跌17.5点,跌幅为0.81%。
指数僵持,但存量资金调仓换股热闹,成交依然保持活跃,两市昨日共成交4684亿元,两市成交量与以市场普涨为特征的前一交易日持平。
深港通越来越近 四主线挖掘机会
港交所昨日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截至2016年6月30日,港交所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29.85亿港元,较2015年上半年减少27%。港交所表示,为迎接深港通,香港结算完成开发及测试所需系统,现在技术上已准备就绪,只待监管机构批准,即可支持两地股市互联互通。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昨日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深港通目前没有消息,但“越没有消息就越意味着离宣布开通的时间已越来越近”。
由于监管层明确表示深港通年内一定会开通,而开通前两地交易所及券商需要进行3到4个月的准备,随着时间进入8月份,两地投资者对于深港通于近期宣布开通充满期待。
沪股通50指数八成成分股跑赢大盘
沪指8月8日重返3000点以来,8月9日和10日的绝大部分交易时间维持在3000点以上,并逐步收复7月27日的失地。与此同时,沪股通资金也展现出积极信号,连续四个交易日净流入。其中,9日和10日沪股通分别净流入16.02亿和13.16亿。
自7月1日以来的28个交易日,沪股通仅有6个交易日出现净流出且资金量均不大。总体来看,沪股通资金七月以来保持着持续净流入的良好趋势,累计净流入164.72亿。
由于6月末沪指连续上涨,沪股通在7月5日至8日期间出现过连续净流出,不过累计净流出也仅为10.72亿元。此外,沪指在7月27日下跌1.91%,当日最大跌幅3.5%,沪股通当日逆市净流入逾10亿。随后仅在7月28日和8月4日分别流出了2.55亿和1.33亿。由此看出,沪指之前跌穿3000点,沪股通资金并未大举撤离,而是选择逢低买入并坚守。
大盘进入短线脉冲 两因素压制上攻
周三,沪深市场早盘主板低开,创业板高开。随后大盘维持窄幅震荡格局,前期活跃的地产股再次回归调整,上午小幅下跌。午后,煤炭、有色等资源股表现强劲,但热点分散,做多力量难集中,最终收一根阴十字星。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3018.75点,下跌0.23%;深证成指报10511.16点,下跌0.51%;创业板指报2137点,下跌0.81%。盘后采访,较多的投资者认为站稳3000点后反弹就会延续,但短期有两个关键因素压制大盘指数上攻。
国债大热的另一面:蜂拥避险也是风险
8月10日,我国10年期票息2.74%的国债(160017.IB)收益率突破2.7000%,最低跌至2.6750%,创2009年1月9日以来新低。全球市场亦是如此,自英国央行加入宽松阵营、扩大购债规模后,英国、西班牙、爱尔兰等多国国债的收益率也不断刷新历史新低。
“本轮债市上涨行情仍将持续。”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期经济数据、市场风险偏好、机构配置行为等都在利好债券市场。加上中国债市相比全球债市来说,本身涨幅偏小,在6月央行全面放松境外机构进入人民币债市,以及英国退欧后全球市场普遍负利率的情况下,中国债市“价值洼地”的特征得到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