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8日,中国首家落地区块链应用的互助保障平台众托帮应邀出席“2016中国首届区块链新金融高峰论”,众托帮创始人兼CEO乔克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孙天琦、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杨再平、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主任杨涛、Chinaledger技术委员会主任白硕等出席会议,中国平安、交通银行、民生银行、okcoin、Onchain等国内外区块链研究、应用公司与会。
作为中国普惠保障先行者,众托帮第一个落地区块链技术应用,不仅改造了“互联网+保障“的用户体验,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技术创新推动互助保障行业发展。
乔克认为,目前国内的互助保障平台以“公益+保障”双重形态并存,区块链技术对于解决行业痛点有着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譬如,发生互助事件时,用户的顾虑主要在两方面:能否信任平台;能否信任被救助者。而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能够从根本上规避系统组织者作弊、黑客篡改数据作弊等信用风险,有效提高互助保障平台的公信力。
另外,互助保障平台作为服务平台,会员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用户获取保障时的均摊金额。而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对会员进行数据备份与验证,防止用户的道德风险,“做到对每一分钱负责”。
“区块链技术可以说为会员的互助资金安全上了‘双保险’。”乔克说,在区块链技术的“监督”下,用户预交的互助资金实现完全公开与透明,其次平台的总账本,也可以在公开透明的公有区块链中,从而解决资金管理的安全性风险。
据介绍,加入众托帮的用户今后可通过自己的编号查询区块链信息。
乔克进一步解释,编号其实就是用户的密钥。平时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的信息,包括何时加入众托帮、账户余额等信息;当救助事件发生时,用户可以看到被救助人的个人信息。但是用户的敏感信息,比如个人的身份证号等都是始终加密的。
“传统的互联网进行的是数据传输,而区块链的创新革命使信任也可以传输,这极大地规避了互助保障平台被篡改数据的信用风险。”乔克说。
众托帮作为中国普惠保障先行者,在“互联网+保障”的创新之路上率先落地区块链应用,成为行业第一个吃螃蟹者。而对于区块链而言,也只有像众托帮如此的实干的团队才有资格去讲。众托帮起步1亿的资本金,来自保险、证券资深的创始团队,对技术的投入和专业优势,才是“信用社群”的真正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