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众创空间建设情况
众创空间孕育着中国新经济的未来。一个运营良好、服务扎实的众创空间不仅仅能够孕育出优秀的创业企业,也对于提升地方经济增长、带动社会就业、促进财富增长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国家创业创新政策的驱动下,国内众创空间迎来春天,大量的孵化器、联合办公空间等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令人惊讶的是,除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之外,国内其余城市的众创空间数量竟也不少。
据2016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各地众创空间已经超过2300家,其中已认定或备案的众创空间数量前十名省份分别是重庆、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天津、湖北、北京、吉林。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发达省份如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北京等地众创空间数量较大,前十名中有七个省市来自东部地区。在第十一名至第二十名之间,中西部地区则占据了大部分。
可见,众创空间已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形势一片大好。
是什么促成了这样的局面?
一、政策支持
在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支持众创空间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或关于推动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而且,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各地出现了大量规模不一的创业服务机构。多数省份已开始了众创空间的备案、认定工作。经过备案、认定后众创空间一般可享受地方的政策扶持。
二、需求庞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全年,我国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达365.1万家,增长45.88%,而进入产业孵化系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为8万余家,约为前者2%,仅是新增注册企业的一个零头。
然而,国内众创空间建设数量上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的成功,虽然已经涌现一批知名的众创空间,如启迪之星、腾讯众创空间、联想之星、创新工场等,我国众创空间质量还有待提高。
众创空间如此强劲的建设浪潮的兴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创业者的创业场地及资源问题,但是,由于众创空间的增长速度太过疯狂,门槛太低,导致众创空间行业标准有所缺失。
现国内的众创空间的运营主体能力良莠不齐,一部分的众创空间徒有其表,功能不完善、服务单一、盈利模式尚不明确,只是披着众创空间外皮的“房东”甚至“二房东”而已。更有甚者,只是以众创空间之名,行商业地产之实。
小编邮箱:jiangshaoxiao.ma3office.com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