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亚马逊已于周三宣布在英国进行了首次商业无人机递送服务,并表示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每周七天在日间进行无人机递送,只是每次运送包裹重量不得超过5磅,由此亚马逊正式将无人机投入到商业运营。
在国外纷纷进行无人机测试的同时我国也在致力于解决快递配送中的最后一公里,如京东、天猫、顺丰、中国邮政等也在试水无人机配送。
国内快递企业纷纷试水无人机
其实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就首次尝试了无人机配送,第一单于2015年2月4日在北京完成,用时37分钟,之后在广州和上海等地也进行了无人机配送。据悉,那时的无人机是圆通快递提供的,彼时的淘宝还未对无人机产生后续计划。不过在今年阿里巴巴相继推出了配送机器人小G和智能打包机器人“曹操”。
2015年京东也在江苏宿迁的乡村进行了无人机业务的试运营,并且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完成了首单无人机配送任务,无人机飞行五公里,将货物送到了乡村收货点。据京东工程师介绍投入配送的无人机可以承载10-15公斤货物,续航里程为10-15公里。据悉,在成都完成首飞后,京东无人机已在4个省获得飞行许可。
除京东、阿里外,顺丰在2015年也开始在珠三角地区的山区、偏远乡村,以每天 500 架次的飞行密度,来推广自己的无人机速递业务。
眼见无人机配送的火热,中国邮政也开始无人机送货这一新兴技术的应用,中国邮政首次试运行的地点是从浙江安吉杭垓镇到七管村的邮路,中国邮政使用的是迅蚁研发的捷雁无人机速运系统,该款无人机载重 5 公斤,最大续航里程 20 公里。
无人机快递配送是否靠谱
不少快递企业表示,最后一公里将货物配送到收件人手里,尤其是山村、偏远乡村的收件人,是非常费时费力的,而采用无人机投递,.每公斤只要3元钱,与用汽车运输比,运输成本节省了将近 50%。为此快递企业纷纷试水无人机配送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面对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无人机配送,不少网友表示,无人机真的能提高运输效率嘛?当无人机配送变为普遍时传统快递员该如何生存?
一,对快递员的影响。无人机配送主要致力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也就是山区或者偏远乡村,应不会在全国进行大范围的投放,所以受无人机影响最大的将是小范围的最后一公里的快递员。
二、无人机配送效率。有人对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表示怀疑,如果送一次快递充一次电,效率太低。今年10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演示了一种新技术,它可以通过无线方式给空中的无人机充电。只需要在地面配备一辆汽车,就可以让无人机在空中持续飞行。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让无人机实现持续飞行也不是不可能。
无人机目前是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有人不断追逐也有人不断批判。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表示目前的无人机还是作秀成分多一些,宅急送CEO陈平直接指出买几架飞机算不上是物流升级。
不过就目前的无人机配送业务来看,短期内应该不会进行大面积的投放,还有技术和国家等相关方面的约束因素存在,必经一抬头满天都是无人的场面实在是太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