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腐败、5亿坏账、25亿逾期把互联网金融业内一家口碑较好的老牌p2p平台推上了风口浪尖。2015年,该平台在自家官网论坛上主动曝光了其自身的坏账约5亿元,坏账率接近3%,引起广泛关注。在接收媒体采访时,该平台负责人明确表示5亿坏账是收不回来的,“有的人都跑掉了,有的是抵押物不充分”。
向10家以上机构申请过贷款的人,你愿意借款给他么?
有数据显示,11%的p2p类消费金融用户最近6个月在互联网渠道向10家及以上的机构申请过贷款,18%的申请人在最近12个月内更换过3个及以上手机号,30%的申请人最近12个月内有超过3个稳定活动的县级区域。诸如上述申请贷款人群的不确定性因素还有很多。
据悉,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坏账损失超过50%来源于欺诈,身份冒用类欺诈占比最高,其次是团伙欺诈,其余的还有账户盗用、恶意违约等。因此,风控问题也成为了企业存亡及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光回到2013年,一家专注于构建“智能诚信网络”的互联网金融风控企业在中国杭州悄然萌芽。
五个人,一台显示器,两张办公桌,在这个二十坪的办公室里,蒋韬带着团队开始了同盾科技从三无到金融大数据风控行业引领者的拼搏之路。同盾科技相信“跨行业联防联控”才能获得更准确的风控。这家创立于2013年的公司,专注大数据风控,服务超过5000家客户,数据覆盖3亿个手机号码,200毫秒内就能让所有客户同步获得新欺诈信息。
假设某个金融机构准备给4个人发放贷款,但是有风控预警,这4个人常与6个信贷类欺诈分子一块玩游戏。这钱该贷还是不该贷?
因为大数据风控,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金融机构和网络游戏由此串联起来。从理论上来讲,每个人在互联网留下的每一点痕迹,可以通过某个组织、某种逻辑搜集、整理、组合起来,成为判断这位用户的欺诈风险、信用风险依据。
就像一张蜘蛛网,任何蛛丝的轻微动静都能传递到蛛网中央的蜘蛛处。当然这需要将不同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数据汇聚在一起,包括电商、金融、o2o、社交、直播等等。同盾的优势在于,5000家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的数据,来源、类型更加广泛,针对欺诈分子做的建模效果比单一领域的机构做的模型更准确。同盾发现异常的行为,在机构发起api调用申请后的200毫秒内将结果反馈给机构。
在美国,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创新积累,包括从计算机革命开始以来的硅谷创新力和影响力,诞生了一大批的科技企业,既包括谷歌、微软、emc、sap、微软这样的巨头,也包括像facebook、splunk、teradata这些创新公司,硅谷精神和创新力量在美国大数据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自上世纪以来美国国会、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法规,对数据的收集、发布、使用和管理等诸环节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经过几十年的修改完善,如今美国数据、信用和隐私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法律框架和道德规范。而隐私保护,也是同盾科技在技术应用之中一个特色关注点。
9月1日,同盾科技创始人蒋韬参加由svace硅谷创业者联盟与hysta华源联合举办的创业讲堂系列活动。以《金融业控的创新与应用》为题,为此次活动发表了主题演讲。同盾科技自创立以来,已经服务了多达5000家各类企业。其中包括招商、中信银行在内的2500多家是各类金融企业。具体而言,同盾科技的服务主要包括信贷风控服务、反欺诈服务和信息核验服务三各方面。让我们用两张图来了解下同盾科技的产品与技术体系。
同盾目前已经拥有5大类产品序列,共25个子产品,可以全面地为客户提供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防控的解决方案。未来,同盾还会考虑将产品、技术和服务输出到海外市场。“让诚信者畅行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这不但是同盾科技成立的初心,更是指引其未来发展的航标。虽然道路会很曲折艰辛,但是蒋韬和他的小伙伴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