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孵化器的坑,你一定要跳过
在红红火火的创业大潮中,越来越多的孵化器模式正在被创造和实践着,然而有很大一部分都存在一些问题,甚至面临倒闭风险。那么如何能在散落全国、形形色色的孵化器中,识别那些不可选的孵化器呢?
首先,小心被骗!
在四川成都,有创业孵化器以“提供免费办公室”为幌子,以“代注册公司、装修款、办公室押金”等名义骗取创业者钱财,被骗人群从大学生到社会人士不等,让众多融资项目损失惨重。
孵化器的数量虽多,但国内还没出现真正意义上可称为“标杆”的孵化器,更有些滥竽充数者,夹杂其中,鱼目混珠。所以,创业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
撇开伪孵化器,选择孵化器时到底有哪些坑呢?下面,就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不可选孵化器之一:经营模式不成熟
虽然孵化器在中国并不是新鲜事物:1987年中国诞生了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1999年中国诞生了第一家民营孵化器——南京民营创业中心。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即便经历了如此漫长的发展阶段,中国式孵化器——无论官办还是民营,相较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孵化器发展经营之路。
那些不够成熟的孵化器,不仅不能够帮你成功创业,自身的经营都可能遇到困难。
不可选孵化器之二:政府主导短板
中国孵化器最重要的特点是政府主导,甚至有数据表明,七成左右的孵化器本身有着官方背景。事实上,早期的中国孵化器就是政府背景的办公场地,其本质是打着孵化器的名头做房地产,向企业收取租金,顺带着招商引资,配合一些优惠政策,来拉动地方经济。
此外,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孵化器曾一度被视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间资本投资者的投资热情,造成很多企业孵化器资金短缺,特别是运行资金严重不足。
不可选孵化器之三:沦为房东或二房东
越来越多的孵化器正在沦为房东甚至二房东,打着孵化器的旗号,吸引的却不是创业者。一些商贸流通领域、生产性、服务性企业可以随便入驻,入驻审核标准根本是废纸一张。
这种孵化器的盈利模式跟传统房地产并没有什么区别,靠收纳租金盈利。据2011年中国百家孵化器调查报告的统计结果,有41%的孵化器,其收入结构总体上仍然以房租收入为主,完全抛弃了孵化器的核心价值——帮助创业团队成功孵化,投资团队实现以盈利。
而很多做孵化器的天使投资人,也逐渐热衷于政府补贴、资金申请、炒作地产项目,或者干脆转型VC融快钱,不能满足创业者期待。
不可选孵化器之四:导师资源匮乏
当下中国好的创业项目可谓凤毛麟角,有的项目本身有亮点,但却很稚嫩,或缺少提炼;有的项目有潜力,但很凌乱,需要有经验的人帮助它们理出思路;有的项目则是创业者为了创业而创业,显得比较虚,需要有人提醒他们。
但当下中国很多孵化器的导师资源匮乏,不能及时帮助创业者解决上述问题。创业者入驻孵化器的目的,不就是想要找人指导,得到资源么,如果少了有创业经验的导师来辅导,为他们提供技术、商业以及融资等方面的实用培训,创业之艰辛可想而知。
虽说孵化器可为创业者“解开头之南,断后顾之忧”,但在现实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孵化器存在上述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么多不合格的孵化器,是因为市场上的孵化器大多处于半摸索半实践的状态,没有规范成熟的管理模式和行业标准。所以想要入驻孵化器的创业者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啦。
小编邮箱:jiangshaoxiao.ma3office.com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