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中产阶级实际上是这个样子
在中国,奢侈品消费是很多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是奢侈品消费的狂热粉,但不得不说,在很大一部分外国朋眼中,在全球消费人群里中国人是及其热爱购买奢侈品的一类。奢侈品被看做高端消费人群的定义性产品,而这一部分人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们津津乐道的“中产阶级”。这个称谓存在了这么久,但对于他们的具体画像却一直是模糊的。那么真实的中产阶级究竟是什么样子?
数据化还原真实的中产阶级
在12月20日的品途商业评论“探寻商业本质(FBI) · 2016商业评论年度盛典现场,奢侈品电商寺的首席营销官杨静怡发表了主题演讲《数据化还原真实的中产阶级》。 在演讲中,杨静怡提到在过去三个月中,寺库和McMinsey以及腾讯制作了《中国奢侈品网络消费白皮书》,在数据背后发现了中产阶级的真实面貌。
寺库从成立至今已经有了8年的时间,作为高端消费品的平台,寺库现在拥有1500万的消费者,消费者的平均客单价是4500元。那么为什么这1500万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奢侈品,这样的一群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
白皮书的首页写到:“未来世界是大数据的世界,任何行业概莫能外。”在演讲现场,杨静怡提到:“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有太多的工具可以用,它可以颠覆我们原来自以为是的那些商业逻辑。当我们把整个系统打通的时候,就可以非常轻而易举的找到真正的商业价值。”而小编认为这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数据,数据背后的真相往往更加让人信任。
为什么数据才能还原真实的中产阶级?杨静怡提到消费者说的话并不能代表其真实的想法,尤其是中国消费者。所以,传统的市场调研似乎无法真正的揭露真相。而白皮书里的内容都不是问出来的,是寺库网上1500万高端消费者真实行为的表达,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数据。
要看懂神秘的中产阶级,三个方向很重要,第一是人群特征,第二是购买特征,第三是休闲特征。2016年下半年大家都在说电商进入了下半场,最核心的商业机会在哪里?其实逃不过几个字,中产阶级和消费升级。
男性消费能力更强 长尾效应极大 大西北是处女地
在电商领域,80%是女性消费者。而在高端消费者领域,这样的旧思维是必须摒弃的。根据数据分析发现,在高端消费领域,男女比例差不多是1:1的状态。男生每一个客单价的消费比女生高,而且频率也比女性高。有15%的男性在过去一年消费了三次以上,所以在高端消费领域,原来的固有思维是不足的。
还有地理位置,在城市排名中,北京、上海、成都和深圳遥遥领先。而除此之外,其他城市的差异并不大,很均衡,这说明有极大的长尾效应在这里。
再看人均消费平均单价3000块钱以上频次最高的城市在哪里,基本上是在新疆、青海和云南等地区。在这些地区的高端人士因为本地没有其他的高端消费渠道,互联网就成了及其核心的渠道。所以,东部沿海地区到中部地区,都已经很饱和了,大西北地区才是真正的处女地。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购买行为数据更真实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知道。从浏览量、订单排名、加购物车比例来看,以CUCCI为例,浏览量第一,订单排名第三,加购物车比例则排在第十六名。由此可知,CUCCI公司重点要做的是让这一群已放了那么多CUCCI包包到购物车里面人形成购买。那就需要了解是什么样的人会购买,把将CUCCI包包放在购物车里购买的人与放在购物车里没购买的人做个对比,比较两类人平常放在购物车里的产品的价格区间,对比年龄会发现,有些品牌的消费者偏年轻化,有些品牌则更受中老年人群青睐。
兴趣不等于购买,目标人群也不等于购买人群
奢侈品是高价位商品,理性消费者都会谨慎思考后决定是否购买,而做出这个决定需要21个思考点,快消品只需要3个。所以做奢侈品销售要在链条的前端就开始引导消费者。
另外高端消费品还有两个独特之处:一,兴趣不等于购买,对商品有兴趣不代表愿意购买;二,目标人群不等于购买人群。例如在互联网上要投放视频前贴片广告,目标是高端人群,我们通常会认为是财经或新闻类视频,但据数据显示高端人士最喜欢看的实际上是搞笑和生活类视频,因为这是他们的一种放松方式。
最后,杨静怡总结说,数据告诉我们,目标消费者的行为不一定是我们想象的样子。我们需要更加真实的去还原这一人群,去还所谓的中产阶级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有这样做,奢侈品网络消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