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直觉得人工智能很神奇,但真切感受到它的神奇,还是从前段时间给外甥女买的某米智能故事机那里。它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语音对话的功能,用的其实就是语音识别功能,虽然是目前很普通的一项技术,但当它真实地出现在你生活中时,还是被震惊了。

  对科技行业关注多的人或许不难发现,今年各大科技公司的年底发布会,都将眼光聚焦到了人工智能。但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现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两年前就曾表示,发展全面的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而在今年10月19日在剑桥大学举行的“未来智能中心”开幕仪式上,他再次表达了自己这一观点。“强大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人类遇到的最好的事情,也可能是最坏的事情,但我们还不知道答案。”

  相比于霍金的担忧,更多的人对人工智能报以极大的热情,从企业到普通人,人工智能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大到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小到我们身边的扫地机器人、智能手环,我们的生活看起来是变得越来越智能,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人工智能领域,生产更多产品。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我认为是在人工智能。每当我想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这些可能性时,我都觉得非常兴奋。”百度CEO李彦宏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周鸿祎在360营销盛典所说的,这年头要不说自己是做深度学习、人工智能,都不好意思出来混。那么,如果人工智能真如霍金所担心的那样可能毁灭人类,为何这么多企业还要在这一领域投入如此大的精力?

  首先,资本关注。发展人工智能说白了就是个烧钱的事儿,没有强大的资本支撑,几乎不可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来自风投市场研究公司CBInsights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共获得了超过140笔投资,共有超过200家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公司完成了近15亿美元的融资。统计显示,此类公司完成的股权融资数量从2011年时的约70笔,上升至2015年的近400笔,而2016年预计还将创下新纪录。

  从网易智库的统计数据来看,人工智能方面,美国企业共获得3450多笔投资,位居全球第一水平,英国获得274笔,中国获得146笔,分列二三位。

  中美两国人工智能投资分布

  

数据来源:网易智库

  

  其次,政府支持。人工智能不仅受到风投公司、科技巨头、制造企业等的极大关注,各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发展。

  国家政策

  美国日前白宫发布了一份名为《时刻准备着:为了人工智能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主要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现存及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以及因人工智能进步对社会及公共政策可能带来的问题。

  日本日本政府“结构改革彻底推进会议”已着手讨论如何实现被定位为经济增长战略核心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力争在自动驾驶、医疗护理、基础设施领域实现技术革新,加紧推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尖端技术成果转化。

  欧盟2013年1月,欧盟委员会宣布“人脑项目”,重点包括对脑结构、功能和机理以及与脑有关疾病的研究的研究,为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新型脑研究模式奠定技术基础,并极大地加速脑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进而切实提高欧洲的卫生服务,改善欧洲的公民健康状况。

  英国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Institute)发布了一套代号为BS8611的机器人伦理指南,全称为《机器人和机器系统的伦理设计和应用指南》。据悉,这是第一个关于机器人设计上的伦理标准,远全面于阿莫西的“机器人三定律”。

  中国2016年5月发改委发布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级技术局部领先。

  第三,科技巨头、制造企业投资并购。根据CB Insights 2016年6月发布的关于AI活跃投资者的报告,英特尔、谷歌、GE以及三星较为活跃,其中Intel Capital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的初创企业数量位居第一,有12家之多。其中包括医疗初创企业Lumiata、机器学习平台DataRobot以及图像初创企业Perfant Technology。

  此外,CB Insights还发布近3年人工智能领域重大收购案例报告。报告显示,自2011年,近60%被收购的AI企业具有风险投资背景。在过去的5年,超过30家AI企业被包括谷歌、IBM、雅虎、英特尔以及近期活跃起来的苹果和Salesforce等商业巨头收购。谷歌作为世界AI并购最活跃的公司,截至目前,共成功完成9笔收购,仅2016年就完成3笔收购。

  国内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都将人工智能提到了公司战略层面,不少企业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虽然获得各方利好,但在人工智能领域,最为成熟的技术是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其他技术都还处于发展的前期,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认为,人工智能尽管很热,但其实在根本的算法上,并没有根本的突破。没有大数据,人工智能就是空中楼阁。另外,人工智能所依赖的深度学习方法,目前仍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技术不断突破。所以,未来人工智能还能够走多远,依赖的是算法技术的发展,而企业要用好人工智能,最首要的是搜集大量的数据,拥有了获取大数据的能力,才能进行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才能成为人工智能风口上的那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