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资本是一个行业快速成长的催化剂,那么监管就是一个行业长治久安的基石。标志监管序幕拉开的是2015年7月份央行联合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5年底,银监会又在此基础上针对网贷行业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如果说2015年监管主要集中在政策制定和相关准备上,那么进入2016年,监管层则开始有了具体监管动作。

  2016年4月份,国务院印发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下发给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关于网贷行业,银监会专门印发了《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在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摸底工作之后,2016年8月份,银监会联合四部委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整个网贷行业的监管细化到了具体的执行层面。其中个人贷款20万元限额、企业借款100万元限额、备案制度、资金存管制度等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资金存管最初在证券行业中诞生。用户进行证券交易的资金,一开始是由证券公司在银行建立一个账户直接管理,因存在证券公司可直接挪用用户资金而没任何束缚的风险。于是,监管层要求客户资金必须统一由商业银行存管。在这种存管模式下,证券公司只负责客户证券交易的管理,资金结算与管理由银行负责。而且,为防范券商虚构交易,挪用客户资金,银行能够同时根据证券登记公司的交易结算数据和券商的证券交易、股份管理数据进行核对,避免用户资金被挪用的可能性。

  该制度有效地在证券公司与客户资金间建立了隔离。即每一笔资金的流动,是有真实证券交易背景的,并有数据纪录,银行可以核对数据。

  延伸到网贷行业,简而言之,银行存管就是:由银行管理资金,平台管理交易,做到资金与交易的分离,使得平台无法直接接触资金,避免客户资金被直接挪用。判断网贷平台是否真正资金银行存管,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注册平台,完成之后如果进行投资会提醒用户需要开通第三方银行账户。

  中间间隔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已经与银行完成系统对接且上线资金银行存管的平台极少,可见政策实际落地情况并不乐观。

  只有资金存管系统正式上线才能谈合规,而据第三方资料显示在已签订协议的109家网贷平台中,真正实现存管系统上线的平台仅有16家,另外有38家平台仍在与银行对接的路上,多达55家平台自签订协议后,并无实质性进展。

  且目前接入银行资金存管的平台中,有不少平台其实还是银行资金存管和第三方支付渠道并行的模式,银行资金存管只是接入了,但平台大部分业务,先不说存量业务,即使是新增的业务,95%以上还是通过第三方支付的渠道。这种情况下,银行的资金存管就显得有些形同虚设,资金安全问题仍没有得到实质的解决。

  平台合规之路为何如此漫长而坎坷?大致有几点:

  网贷市场规模小,存管利润过低

  银行本身是以资金池和存贷款业务为主要业务的,正是这部分业务才使得银行作为商业机构收入盆满钵满。相比之下,网贷行业尚处于发展期,交易的不稳定性暂且不说,即便按现有的存量计算,每家待收约3.2亿,按同样费率计算,对接每家平台可以收取的费用大概为80万元,对接了半天资金存管,却只能收取80万的费用,不足基金托管的0.5%。既然不赚钱,银行自然并不热情。

  表外业务繁多,还要承受社会舆论

  票据、理财产品、担保、托管人、支付清算等都属于银行业的表外业务,因为承载着部分社会责任,银行不得不做。对接网贷平台是否会造成和代销理财产品同样的“背书”,银行其实也不愿背负这种骂名。

  既然新规已经明确指出要求平台对接银行存管,平台自然紧锣密鼓的着急办理,不过各级银行对此却不急不火,当然排除掉以上两种因素外,平台的直接关联关系也是银行选择的广泛一点,网贷资金管理费用这点小钱,银行不在乎,他们更在乎的是有资源有背景的企业,这往往可以带来潜在的其他收入来源,这就是为什么国有银行鲜有参与其中的,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最热衷网贷存管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是区域性的商业银行,可以理解,资源更少,盈利性更难的中小银行参与其中,才会有更多抢滩登陆的机会。银行提升各种硬指标提高门槛,目的也是将一些中小型公司拒之门外。

  近日网传银监会向各家银行下发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主要几点:

  1、否定了银行与第三方机构联合存管的模式。

  2、为网贷平台开展资金银行存管业务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共五方面要求,以下两点难度较大:1)在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2)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获得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3、打消了银行做网贷平台资金存管的主要顾虑,银行不负责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提供增信、不兜底风险。

  4、明确网贷平台不得借助银行增信,资金银行存管是网贷行业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5、银行从事网贷资金存管的资格有一定要求。(即银行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和人力投入)

  总体看,目前该资金存管征求意见稿还不够成熟和完善,需要结合目前实际情况来做可能的调整。对于存管的定义与要求、可实际操作的流程,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从征求意见稿的曝光来看,预计网贷监管细则也即将出台。雪山贷密切关注,也将在细则正式出台、政策明朗后,加快推进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步伐,有的放矢,实现银行存管!

  现实障碍是有不少,与银行进行资金存管合作是一种趋势!而监管层对此也留足了缓冲时间,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强制性做法,正是对整个行业的期待、扶植之姿。2017年是否会出现银行存管模式遍地开花的现象,真正推动网贷行业、普惠金融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