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9日,新三板公司开心麻花发布公告宣布启动创业板IPO。公司董事会于1月6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议案》,计划聘请中信建投作为IPO辅导券商进行上市事项的辅导工作,并拟向公司所在地的证监会派出机构申请辅导备案。

  提起开心麻花,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2012年春晚饰演了郝建的沈腾可以说是一夜爆红,那声“妈妈~”,小编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在2012-2015年,开心麻花曾连续4年登陆央视春晚舞台,并在多个卫视春晚频繁亮相。2015年,开心麻花成为新三板的一匹黑马,一跃成为新三板最赚钱的影视公司。仅仅一年后的今天,开心麻花便从新三板“跑路”再扩军,底气从何而来?

  1)经营效益持续增长

  资料显示,开心麻花成立于2003年,凭借强大的喜剧创作实力与专业精准的推广营销能力,现已成为舞台剧领域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喜剧品牌。近年来,开心麻花还在致力于拓展音乐剧、网络剧、电影、艺人经纪等板块的业务,以形成一个专业、全方位的娱乐产业体系。

  2015年对于开心麻花来说收获颇丰,拍摄制作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夏洛特烦恼》一炮而红,缔造了超过14亿元的票房神话,年底又正式挂牌新三板,迈入资本市场。2015年,开心麻花业绩爆棚,营收高达3.83亿,净利润1.31亿元。其中,电影《夏洛特烦恼》为开心麻花带去了1.9亿元的收入,相当于开心麻花2015年全年营收的50%,全年净利润的1.5倍。

  2016年开心麻花又推出第二部电影作品《驴得水》,电影票房1.73亿并不高,但根据相关数据该电影是“2016年最赚钱电影”,《驴得水》成本1000万元,票房1.73亿元,票房收益0.47亿元,收益率高达476%。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开心麻花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01%;实现净利润3448.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83%。公司表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本期公司舞台剧演出场次超过700场,较去年同期增加25%,且上座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较快增长;同时舞台剧演出固定成本部分不随演出场次的增加而同比增加,因此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

  2)话剧改编越走越远

  实际上,《驴得水》是开心麻花继《夏洛特烦恼》之后根据话剧改编的第二部电影。自2012年上演,话剧《驴得水》的全国巡演一直都有很好的票房,北京电影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的话剧团都有自己版本的《驴得水》。而这并不是开心麻花唯一一部高人气作品,自2003年首创“贺岁舞台剧”概念,此后13年时间里开心麻花陆续推出了26部话剧/舞台剧,在北京及全国中心城市上演超过4000场。

  虽然开心麻花目前的两部电影都是改编自话剧,但这并不是开心麻花做电影的固定模式。只是话剧依然是开心麻花IP的发源地。目前,开心麻花共有25个作品,选择哪些做改编,开心麻花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脱胎于话剧,开心麻花的小品也成为春晚的宠儿。2012年《今天的幸福》、《天网恢恢》,2013年《今天的幸福2》、《大城小事》,2014年《扶不扶》,2015年《投其所好》,连续四年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而借助《欢乐喜剧人》等大热综艺节目的传播力,开心麻花本身也日渐成为一大喜剧IP。

  去年10月,开心麻花第三部电影《两个人的法式晚餐》已在总局立项,依旧改编自话剧,依旧是用光怪陆离的喜剧手法表达影片主旨。在两部影片接受市场检验后,作为开心麻花总裁刘洪涛口中“一家重度垂直的喜剧公司”,筹备上市的开心麻花感觉底气十足。

  3)新人淘汰率高,背靠国资企业

  目前,开心麻花旗下拥有签约导演编剧闫非、彭大魔、沈腾等,拥有专职创作团队及包括马丽、艾伦、王宁、常远、杜晓宇、宋阳等在内的上百个签约艺人。相比于对业绩和合作关系的担心,刘洪涛曾表示,如何培养新人,这也是现阶段的开心麻花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

  从2011年开始,开心麻花每年都会做一期演员表演培训班,该培训班不面向普通人群,只向专业院校毕业背景的演员开放。早期的第一批演员培训班是从中戏、北电、上戏等院校报名300多人,面试通过40人。由《夏洛特烦恼》导演闫非、彭大魔授课,两个月培训下来,只留下了7人。

  与此同时,开心麻花的后台也是不容小觑的,资料显示,2013年8月份,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曾以600万元的价格,受让公司2%的股权。而这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来头可不小。该基金是由财政部、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机构。其中,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是中央电视台于1984年投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背靠如此大树,开心麻花有一颗IPO野心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