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6年上半年资方遍地、CP难求的场面相比,2016年下半年情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CP们为了新一轮的融资绞尽脑汁。

  2016年最后的2个月里,VRZINC聊了一些团队,他们或多或少都在为新一轮的融资发愁。

  

  和CP们见面聊不过几句就会扯到投资上面来,“有什么认识的投资方可以介绍下吗?”、“我们准备做新一轮的融资,BP给你们一份,有机会帮我们做一下FA”、“知道XXX投了A吗,简直傻到不行,就A那东西,我们团队3天就能弄出来”......

  类似的场景,在下半年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资本寒冬的论调愈演愈烈,而我们从天天投那边查阅的一份数据,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下半年的投资事件明显减少。其中两大最热门的领域游戏和影视,相比于上半年分别减少了10起和9起。

  

  再看另外一份数据,我们以6月30日为节点,在天天投的最新收录项目这个数据当中,2016年6月30日之后,共出现了大约10页的新项目,而在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30日这个上半年的区间之内,收录的项目是24页。

  无论是创业团队的数量还是获得融资的团队数量,下半年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

  我们所认为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扭曲的A股

  中国的股市一向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这个神奇的地方只看概念,不看数据。

  以游戏为例,2013年至2015年,众多的传统公司纷纷借助手游概念腾飞。一时间A股市场上煤炭、房产等等传统的公司均将触手伸到了游戏领域。

  实际上,在他们的逻辑也非常简单——收购一家游戏公司需要超高的溢价。比如梅花伞38亿并购游族的溢价达到了33倍。

  但是这38亿与之后接踵而至的涨停板所带来的市值上的上百亿市值的增长相比价值不值一提。

  这样的状况延续到了VR。

  在VR的早期,以暴风科技为代表借助VR概念的腾飞当中,众多的传统公司也纷纷开始涉足VR概念。

  但是在今年5月,财新网报道,证监会已经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以及VR这四个行业。

  消息被爆出之后,正在积极筹备收购虚拟现实业务的主营安防玻璃业务的金刚玻璃三日内股价跌去15.94%,主营移动信息产品销售与服务的恒信移动三日内股价跌去15.68%,而同期上证跌幅是0.19%。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A股对概念股的控制以及逐渐呈现出的疲态是导致资本逐渐队VR变冷的一个原因。

  2、投机者的退出

  这些投机者本质上和A股的那些公司是一样的。不同的是A股的公司都是大玩家,而这些投机者都是小玩家。

  这些小玩家们也是错过了手游的那一波高潮的投资者,资金或许没有多少,但是看着身边一个个因为投了手游而暴富的人,他们埋伏在角落里静静等着属于他们的机会。

  VR来了。

  和手游一样,这些CP所需要的资金仅仅是几百万,就可以给你数十倍、上百倍的回报。心动是必然,在完全不了解VR的情况下抱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匆匆入局。

  但逐渐的开始了解这个产业,你会发现这个产业和手游不一样。手游的整个爆发也就在短短的2-3年,但VR没有那么快,至少还有2年的时间,才可能刚刚起步,爆发更是需要更长的时间,你是否能够等到黎明出现的那一刻。

  看清这一点之后,众多小的机构、个人天使开始退出,资本寒冬的既视感扑面而来。

  

  3、膨胀的创业者

  2000万、5000万、1亿.....上半年的好光景给了VR团队打了鸡血,与此相伴随的是越来越高的估值。

  虽然某个时候,这个估值只是他们用以自High的东西,但是在整个产业欣欣向荣的时候,每个人都愿意相信这个估值会变成现实。

  慢慢的,你自己开始变得坚信不疑,认为自己的确值这个价。

  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谎言就是把自己也给骗了。

  但是真的值这么多吗?

  一些真正具备实力的开发团队在天使轮的资金需求可能也就500万左右,估值大约2500万。

  但是一些在去年进场的,做过了一轮融资,这个时候你肯定需要的不仅仅是500万了,可能是2000万。但是你实力没有人家强,要的钱比人家多,估值比人家高。

  要我是投资人,用脚投票也不会投到你身上。

  行业的自我净化 大浪淘沙的开始

  因此,这一次我们可以认为,VR变冷是一个好事情,因为开始了大浪淘沙。几乎每一个行业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

  比如1995年至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那个互联网概念从天堂到地狱的泡沫,科技股一夜之间抹去5万亿美元市值。

  而VR产业也必然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因为VR的本质是与PC一样的,不同的是VR更加高级。

  回顾当年,PC的发展得益于两个关键要素。第一个是色情视频,它为整个世界带宽的拓展做了巨大贡献;第二个是游戏,提升了GPU性能。

  而现在VR不也是这样吗?色情被认为是VR最先进的生产力和购买力,游戏将是最先引爆的东西。

  当然,PC的发展的另外一件大事件是PC对于B端市场的变革是企业认识到PC的巨大作用,这一点VR恐怕难以相比,但是与VR殊途同归的AR将是最好的进化。

  正是在这个泡沫的阶段,互联网产业出现了伟大的公司。以中国为例,目前中国互联网的三大巨头——百度、腾讯、阿里都是在那个阶段诞生。我们坚信VR产业的未来公司也将在这这个阶段诞生。

  投资虽然在减少,但依旧在继续而且是一些真正的大机构开始介入。

  12月8日,经纬中国宣布千万级投资《雇佣兵》研发商成都酷咔数字。11月10日,IDG资本2000万投资720全景电商、10月19日,君联资本数千万涉足《骷髅海》研发商魔视互动.....

  资本在冷却,资本依旧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