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约1亿人口可以被归入中产阶级的行列。相对于13亿人口,这个比例固然很低。但是,这个阶层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十三分之一。最近十年,中国社会的道德、审美、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在迅速中产阶级化。

  任何企业只要抢占了中产阶级的市场,似乎就主宰了整个中国市场。

  相关数据统计,中国中产阶级持有资产达百万以上。然而他们并不轻松,FT中文网发布的《中产富裕阶层财富管理研究报告》显示,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急剧激化,生活成本持续上升,股市、房市剧烈波动,以及未来的社会经济风险凸显,让中产阶级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感。

  在高昂的成本和体面的生活之间,中产阶级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烈的资产配置需求。

  《中产富裕阶层财富管理研究报告》认为,就目前的社会阶层来看,中产们几乎都拥有良好的理财意识,但遗憾的是,他们缺乏优质的金融理财服务,面对理财大多数人是盲从的,其中有76%的中产根据亲朋好友的判定来选择理财产品。

  互联理财的兴起,似乎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样的窘状,快速兴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已成为中产群体资金流向的主要方向。布谷TIME数据研究显示,2016年国内互联网理财平台超过5000家,交易规模突破100亿的平台有89个。

  吸引中产、留住他们的资产和财富,几乎是每个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的重要战略。

  这其中,背靠平安集团的陆金所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短短几年间发展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头牌,上市可期。

  陆金所作为老牌金融机构,走传统路线解决用户需求。扮演的是融资方与投资人之间的中介角色,即负责拿产品,再摆上货架售卖。其涉足之广,业务之多,包括借贷、基金、保险、股票等产品线,确切地来说,当是定位于“综合金融超市”。这也是当前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所走的路线之一。

  由于产品众多,营销推广是陆金所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其品牌覆盖面及投入资金均遥遥领先于整个互金行业。早在2014年,陆金所就在网络短剧“万万没想到”中植入营销,吸引年轻用户。今年更是与微商业主合作,刺激朋友圈用户。

  然而,陆金所给中产一个财富管理的出口,推给他们浩如烟海的理财信息,却并没有真正的解决中产财富管理的焦虑和困惑。

  在行业大哥之后,一些有着金融创新意识的金融理财服务平台开始对中产阶级的财富管理需求有了新的思考。

  中产阶层的理财需求,给他们推荐理财产品的太多了,但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不再是产品信息的叠加、推荐,而是更合理的资产配置,人性化的服务。

  2016年网贷之家数据显示,主流平台的人均投资金额少的可怜,多则不足2万,少则不足2千。最令人意外的是,梧桐理财作为一家规模只有150亿的平台,客户的人均投资金额却始终保持在约8.17万的较高水平,超越行业均值近3倍,紧逼陆金所。

  用户数据表现印证了梧桐理财的投资人大多是“大金主”,这是一部分有固定投资需求的优质客户,而这样的客户广泛的存在于中产阶层。

  事实上,梧桐理财创始团队主要来自于中国最大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可以说,这批人见证并亲历了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满足和服务了数万名高净值资产客户的资产管理需求。

  经验告诉他们,用金融产品的收益吸引客户至关重要,但取得投资者的信任更重要。

  在他们看来,与传统的财富管理服务不同,目前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其产品的输出已经完全超出了产品收益本身的范畴,比如服务、体验甚至心理上的信任都可能成为一个企业的产品,这完全取决于投资者在具体场景下的需求。

  上线以来,梧桐理财坚持通过精选的底层新金融资产如非标金融、互金、消费金融和硅谷金融等资产,确保平台智能组合产品的稳健收益和安全,为投资者创造财富价值。

  产品精选是梧桐理财和其他互联网理财的根本区别,且这个概念被复制的难度很大。

  做精选有着相当高的门槛。判断质押的资产靠谱与否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同时,完成精选的过程非常复杂。梧桐理财在进行产品筛选时,筛选人都必须共同去参与资产转化的流程,共同去做资产的定价分析。

  在精选产品的过程中,梧桐理财更是严格把握交易流程管控。面对中产阶层的“不安全感”,梧桐理财则通过严格的精选,最大限度地保障理财产品底层资产的安全。梧桐理财通过风险记录分析,构建融资人资质增信措施,项目质量和发行机构四大评估维度进行严格风控,初评20余项指标通过率50%,复评30余项指标通过率仅有30%,上线至今,产品100%安全足额兑付。

  此外,梧桐极致的服务,延展了用户和平台的互动时间,线上建立微信客户群、线下以见面会的形式增强了用户和平台之间的信任感。

  零阻碍的沟通和信息透明是梧桐做事的标准。在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员平台信息披露工作中,49项披露信息里,适用于梧桐理财的有46项,而他们向社会公开披露44项,向协会披露2项,总披露事项数量在首批平台中排名第一。

  上线以来,梧桐理财的确凭借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意识帮助平台上有着强烈财富管理需求的中产解决了是现在财富增值。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谁能这场中产争夺战中,最终取得客户的信任,还是要看需求与服务如何产生了最好的化学反应。

  从金融产品贩卖向金融理财服务转变的市场进程中,只有牢牢把握用户的核心利益,互联网金融行业才有长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