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互联网冬天真的还会来吗?,记者在今日就此采访了国内专业b2b搜索引擎总裁戴森先生。
近来网上纷纷充斥着中国的互联网冬天即将到来之说,空穴来风,并非无因。不过,发布此说的依据几乎都是简单的根据不久前广东南方互联、金三角、天下欣网东莞分公司关门倒闭,和猫扑、赛迪和TOM等几家网络公司的大规模调整裁员,而阿里巴巴上市时马云发出准备过冬的警告,更是引发业界人士杞人忧天的紧张。
戴森认为,互联网经过了这么几年从早期的混沌出世到今日普及影响到社会每个角落的经历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理性成熟的正常发展阶段,今天它要经历的只是任何事务发展都要经历的,大家不必大惊小怪。
回头看看互联网第一次泡沫寒冬的发生,是有着方方面面的社会因素造成的,突出表现的主要集中在早期互联网风险投资资本的过热泡沫破裂的寒冬论。
假如中国互联网第二次的寒冬真的来临,我认为永远不会再出现第一次泡沫破裂寒冬的情形。真有互联网寒冬的话,这一次的寒冬一定是“概念泡沫破裂的寒冬”。
戴森说,“现在仍有一些互联网公司还是不踏踏实实的为用户一步步做好技术和产品,为用户提供实实在在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每天绞尽脑汁想的是靠互联网的某个概念欺骗客户或套取VC的风险投资为目的,过分的依赖概念和风险投资。而今天的互联网已经开始进入理性普及应用时代,所谓的互联网第二次寒冬惩罚的就是这样的网络公司”。
一呼百应从创业早期我们就清楚的定位要做能直接解决用户问题、能给用户带来价值和能市场盈利的产品和技术,我们考虑的是我们没有风投我们一样要有能力自己发展生存下去。因而只要像一呼百应这样样一步步做好业务,并不过分依赖风险投资的理性互联网创业者们来说,没有泡沫,也没有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