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刚,美国疾病管理协会成员,曾在复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以及哈佛大学医院接受教育,是中国健康管理服务的倡导者与开拓者。
1997年,张黎刚创立的“哈佛中国评论”,成为哈佛大学的非官方中美高峰会议,并为美国和中国的决策层提供了另外一种思维方式。1999年,创立的e龙公司,改变了中国旅游服务行业的格局,从而为几百万会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商旅服务模式。
2004年,张黎刚创立了爱康网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并将爱康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健康管理服务公司。2007年,爱康与上海国宾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合并成立爱康国宾健康管理机构。
本报记者:你回国后从搜狐到创立E龙网一直都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现在怎么想到涉足医疗健康服务领域?
张黎刚:我的教育背景是生物医学。本科读的是生物学,研究生读的遗传学。去搜狐和E龙,更多的是因为当时互联网是一种新技术,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所以不在于你学什么,任何人都会去做IT这个领域。做了几年以后,逐渐产生了把IT自主品牌和传统医疗服务结合起来的想法。基于这个想法,我在2004年创办了爱康网。
本报记者:很多人对你多次放弃学业、事业的做法很不理解,你在辉煌时选择悄然离去的原因是什么?
张黎刚:我做这些决定,是在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失得之间确确实实是辩证的。如果当初不离开搜狐,我现在发展得也会不错,因为在搜狐,我是第一个被张朝阳决定提成副总裁的人。在E龙的四年,我负责日常运营,也经历了E龙的低谷,但最终成功上市了。如果我留在E龙的话,我认为E龙和现在的差距不会这么大。
本报记者:回过头来看,对当时的选择后悔过吗?现在能证明你当时的放弃与选择都是正确的吗?
张黎刚:对做过的事我不会后悔,人生没有回头路。人的一生很短暂,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需要足够的勇气,什么都不愿意放弃的话,机会就不会降临。比如张朝阳,他当时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时,选择放弃美国的优越生活回国创业,当时大家都很不理解,那个时候也很少有人这样做。所以,我觉得冒险精神很重要,有冒险精神的人往往会成功。我现在回头看,还是觉得当时的选择都是正确的。现在看来,当时或许能做得更好,但人生永远没有“如果”。
医疗健康里的商机
这是我的最后一家公司
本报记者:医疗健康服务行业目前在中国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你觉得其未来的发展态势如何?
张黎刚: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体制,还只能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医疗需求。在我国,整个医疗行业的支出占GDP的5%左右。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我做了一个横向的比较,美国的医疗支出是世界第一,占到GDP的15.5%,欧洲为8%-10%.按照现在发展的速度,到2020年,我国的医疗支出将达到GDP的10%.怎么看这个数字呢?有人说这会不会是费用增加的象征,你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国家富裕的象征。最近两年讨论最多的是医疗改革方向的问题,虽然最终方案还没出台,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政府会把服务重点放在弱势群体上。一个全面健康的医疗服务体系一定会把老年人、低收入家庭等更需要医疗服务的人群作为市场。我认为,这是中国未来医改的方向。
本报记者:那么你对你们商业模式的信心何在?或者说你凭什么认为爱康能成功?
张黎刚:我认为,中国的医疗行业不缺乏一流的医疗设备,也不缺乏一流的专家团队,但缺乏足够的远见,没有看到IT在健康服务中的价值。爱康的管理理念就是把IT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传统的医疗服务结合起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和客户的健康状况,帮助病人更好地维护健康。未来当我们讲健康的时候,绝对不是笼统地说这个人健康不健康,而是用一组数字来表达,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比如说血压,以前可以简单地说血压正常或者说血压高或低,而数字化的管理会明确地告诉你身体里的病情变化,告诉你离高血压还差百分之多少,你应该做哪些改善。当IT的技术手段和传统医疗服务结合起来后,给人们了解健康,管理健康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途径。在过去的三年里,爱康经历了几轮的跨越。第一步,我们借助IT的平台,通过互联网进入全国服务网络,建立虚拟化的健康服务中心。第二步,建立实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中心,实现落地化服务。今年的8月份,爱康公司和上海国宾公司合并成立了爱康国宾,实现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建立实体化服务网络的目标。这使爱康国宾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既有线上又有线下服务的机构,公司的规模也从当初的一个人变成了现在的1500人。
在过去和未来的产业发展中,我们会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健康服务体系。把落地化的服务网点从现在的7个扩展到50个,基本覆盖全国主要的发达省市,以使我们的服务更有保障。当IT的技术手段和传统医疗服务结合起来后,给人们了解健康、管理健康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途径。
本报记者: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次你会不会在爱康国宾蒸蒸日上的时候又一次选择离开?
张黎刚:这是我的最后一家公司。我觉得爱康国宾有无限的机会。投资者也给了管理层很大的空间。我是公司最大的股东,最大的投资人之一,又是公司最主要的管理者。不管是在哪个层面,大家都给了我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让我去实现爱康国宾的梦想。所以我看不到任何理由说我应该离开。我的事业刚刚起步,这是我离开学校出来创业最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