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光灯下的吴鹰、饱受赞誉的UT,曾经编织了一个个令人钦慕的美梦。但在今天,当小灵通脱去那层繁华,吴鹰也就失去了那层炫目的光环。而随着UT的代理商贿赂蒙古、印度等一连串商业贿赂案的出现,更是将这昔日的明星企业丑化。而吴鹰从内定的CEO宝座上被董事会否决,也宣告着他从神坛跌落到凡间。
吴鹰今天我们再回过来,看看昔日英雄是如何落入了资本的陷阱之中……
风云际会的资本市场从来都是缔造神话的梦幻之地。满脸大胡子、被美国《时代周刊》描绘为切?格瓦拉造型的吴鹰,更是裹挟着UT斯达康一度将全球投资机构的目光齐齐聚拢到了中国。
全球主流商业媒体一直没有忘记吴鹰。查阅当年出版的《福布斯》、《商业周刊》、《财富》、《华尔街日报》,我们仍然可以读到吴鹰慷慨激昂、娓娓道来的投资故事、成功经验以及想当年“27美元独闯美国”的气魄。
但,梦终究是梦。
当股票价格从最高91.88美元急速下挫到5.86美元甚至更低的过程中,最先醒来的依旧是吴鹰。股市的重重压力催生了UT 2006年3月来自纳斯达克摘牌威胁的窘迫局面(UT斯达康称,公司推迟提交财报不是股市压力,而是公司内部审计的流程需要)。7月,UT再次向纳市申请暂缓7天提交公司财务报表。随后,2005年12月的UT贿赂蒙古国政府官员、2006年4月的贿赂印度政府官员等一连串商业贿赂案日渐浮出水面,再度丑化了步履维艰的UT.
小灵通的无力回天,WCDMA十几亿美元化作泡影,大手笔下注IPTV却再度被稳稳套牢……力图扭转乾坤的吴鹰备感尴尬,心力交瘁之余,其个人能力开始遭遇集体性质疑。
2006年10月,UT董事会否决了原定的吴鹰的全球CEO职位。
UT变数之中,吴鹰已经失去了昔日耀眼的光环。
成也小灵通败也小灵通
1989年,在纽约街头的吴鹰,颇为意外地与后来担任UT首席技术官的黄晓庆相逢,而正是这段美丽的邂逅,最终成为吴鹰人生中需要用浓墨重彩去勾勒的标志性事件。
5年后的1994年2月,黄晓庆正式脱身贝尔实验室并一头扎进由台湾人陆弘亮一手撑起的Unitech公司,而当时的陆弘亮正在美国集中精力从事通信软件的开发。后来,在黄晓庆的努力下,吴鹰、薛村禾、陆弘亮才得以有机会在酒桌上把酒痛饮,感喟“相识恨晚”。而当50%:50%的合并方案在吴和陆之间深入交流并最终敲定后,吴鹰更是将黄晓庆拉到了中国。
1996年,时任浙江余杭市邮电局局长的徐福新,去日本考察时偶然发现了PHS技术(小灵通)的可用性,并迅速回国搞出了小灵通。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的徐曾密切接触过多家国际通信巨头,力图合作开发,奈何对方均以小灵通技术落后为由,拒绝合作,其中华为、爱立信对此曾认真做过专项研究,但最终还是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