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3@ma3office.com

我的收藏
微信登录,

细数互联网发展史上的“第一”

更新时间:2017年04月18日 来源:马上办公

困在“网”中央的这些年

“:-)”是流行于网络的笑脸符号,本月19日,“:-)”符号迎来25岁生日。这些互联网上看似不起眼,却对互联网有着重要意义的产品你曾经留意过多少?第一个BBS,第一个QQ,第一个网游,第一个博客……网络上的每一次“第一个”,你是否都注意了?千万别小瞧这些新生儿,正是它们的诞生,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加入“网虫”的行列中来。

QQ、聊天室成入门法宝

有一个图标几乎占据了国内大部分电脑的桌面,那就是小企鹅QQ.作为腾讯QQ前身的ICQ就是英文“I SEEK YOU”简称,中文意思是:我找你。这是一款网络即时讯息传软件,支持在互联网上面聊天、发送消息、网址及文件等功能。在你上网时,用ICQ可以很快找到你的朋友,前提是你的朋友也安装了这个软件。

ICQ的成功导致后来的仿冒热潮,单在中国,当时就出现了icq、Oicq、OMMO等众多即时聊天工具。在一大堆的仿冒小兄弟中,腾讯公司的Oicq脱颖而出,成为了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即时聊天工具,发布后短短几个月就拥有了超过100万的注册用户。1999年,腾讯正式发布了第一个官方版本———OICQ 99a.当时第一批的OICQ号码是5位数的,从10001开始。OICQ发布后开始有用户亲切地称它为QQ,后来也成为了OICQ的正式名称。

除了即时聊天,QQ还有一项很得民心的功能,就是网络无线寻呼。在那个BP机盛行的年代,用QQ在网络上给朋友的BP机发送信息可是一件时髦的事,就像现在用SKYPE打长途电话一样。QQ的出现,曾吸引一大批还没接触过电脑的年轻人涌进网吧注册号码。网友goldenylover回忆道:“想当初在网吧上网,不知道QQ号码可以重复用,每上一次线就申请一个。”当时(包括现在)许多人上网的第一步都是从注册QQ开始的,在大家眼里,上网就是聊QQ.

BBS、Email、搜索引擎成“三宝”

在互联网厂商眼中,BBS、网络邮箱和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三大应用。相比聊天工具而言,BBS、网络邮箱及搜索引擎地位同样举足轻重。1978年1月16日,被大雪封门的Christensen打电话给Seuss讨论如何把他们的电脑通过电话线相连。两周后,史上第一个BBS———CBBS(Computer Bul-letin Board System)就此问世。它比万维网还“年长”十五岁。在国内,北京大学的“一塌糊涂”、南京大学的“小百合”等高校论坛人气高涨。由网友评选的年度BBS签名涌现大量经典之作。而天涯社区、强国论坛及猫扑等主题则凭借出色的细分占据极高的人气。

而电子邮件则是网友必定注册的产品之一。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的美国工程师汤姆林森在30多年前的某一天,于所属BBN科技公司在剑桥的研究室,把世界第一封电子邮件从他的一台电脑发送到毗邻的另一台电脑。当时他选择了目前红得发紫的“@”符号,以显示电子邮件是传送到另一个地点。但他却无法回忆起收件人是谁和邮件的内容。关于电子邮件,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问:“你申请的第一个电子邮箱你还记得吗?”等问题,许多网友回复称早年往往只要能注册的都不会放过,到底第一个电子邮箱在那里申请这个问题有过半数网友无法回答。

相比BBS和电子邮箱,搜索引擎无疑是最赚钱的产品,雅虎、google和百度无一不凭借搜索赚得盘满钵满。1990年Montreal的几名学生发明了Archie,尽管功能简单,但却是搜索引擎的祖先。如今搜索引擎功能强大,具备智能化的搜索方式实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知”的无所不知的能力。

博客、网游后来居上

在2000年后,纯粹以“聊”为本的网络时代才最终得以改变,越来越多的网络新事物开始刺激网民的眼球。网络游戏、博客、播客等吸引了更多的人成为网民大军。人们在网上能找的乐趣越来越多,网络也因此成了一个大杂烩。

中国早期的网络游戏其实在1992年的时候就有了,不过并没有得到太多网民的关注。这个时候出现的网游是以《侠客行》、《西游记》等为代表的mud,中文翻译为文字泥巴。这些游戏只有文字的界面,游戏控制也是以输入文字为指令,游戏的过程就是文字相互较量的过程。2000年7月,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中文网络图形Mud游戏《万王之王》正式推出,网络游戏开始受到众多网民的青睐。值得一提的是,在1998年成立的联众此时成长为中国第一家知名的网络游戏公司。联众的业务是免费提供给国内上网用户围棋、中国象棋、跳棋、拖拉机、拱猪等共计5种网络棋牌游戏的服务。2000年,它创下了一项吉尼斯记录,网络围棋比赛人数多达12140人,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网络竞技比赛。2002年,由盛大公司代理的网游《传奇》同时在线人数突破50万,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络游戏。从此,网络游戏就变成了香饽饽,在大量消耗网民金钱的同时,也创造了众多的亿万富翁。

博客和播客也在这一时期走进人们的视野。历史上最早的博客是作为网络“过滤器”的作用出现的,那就是挑选一些特别的网站,并作简单的介绍。方兴东第一个把博客的概念带进中国,并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博客网站———博客网。不过博客真正为人所知并在大众中流行开来还得感谢另一个人物:木子美。正是她创造了中国第一个有影响力的个人博客,让更多的人成为写博人。博客过后,以视频为主的博客网也受到了大家的追捧。“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在播客视频网站上广泛流传的视频,也激起了人们对制作网络视频,成为播客的热情。

-链接

互联网大事记

●196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伦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博士发表了分组交换技术的论文,该技术后来成了互联网的标准通信方式。

●1969年,美国国防部开始起动具有抗核打击性的计算机网络开发计划“ARPANET”。

●1971年,位于美国剑桥的BBN科技公司的工程师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开发出了电子邮件。此后ARPANET的技术开始向大学等研究机构普及。

●1983年,ARPANET宣布将把过去的通信协议“NCP(网络控制协议)”向新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过渡。

●1987年,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由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988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学生(当时)史蒂夫。多那(Steve Dorner)开始开发电子邮件软件“Eudora”。

●1990年,世界在线(world.std.com)成为第一个Internet电话拨号接入服务提供商。

●1991年,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他还开发出了极其简单的浏览器(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

●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的学生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en)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该软件后来被作为Netscape Navigator推向市场。此后互联网开始得以爆炸性普及。

●1993年,最古老的博客原型诞生———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archive.ncsa.uiuc.edu/SDG/Software/Mosaic/Docs/whats-new.html)

●1996年,即时聊天工具ICQ诞生。

●1999年,腾讯OICQ在国内发布。

●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

●2006年,博客技术的先驱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Twitter服务,这是一种介于博客和IM聊天之间的新平台,人们称之为迷你博客。

热门推荐
  1. 徐汇 / 徐家汇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2. 徐汇 / 徐家汇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3. 闵行 / 漕河泾开发区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4. 徐汇 / 漕河泾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细数互联网发展史上的“第一”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细数互联网发展史上的“第一”

微信扫一扫关注

展开
收起
热门商圈:
在线客服
免 费 咨 询 021-6214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