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8日,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和山东省胶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青岛康大集团承办的“2007中国兔文化节暨中国国际兔业博览会”在青岛拉开帷幕。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乔玉锋为《市场报》记者提供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2005年,中国位居世界兔存栏数第一位、世界兔屠宰量第一位、世界兔肉产量第一位;2005年,我国兔肉胴体重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并且有超过发达国家水平的趋势;2005年,我国人均兔肉占有量为385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兔毛产量与贸易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走兽莫如兔”
《本草纲目》中有“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的记载。兔肉是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即“三高三低”的营养保健食品。兔肉的营养价值是畜禽肉中最高的,其蛋白质含量平均达到22.45%,高于猪肉、牛肉、羊肉和鸡肉;兔肉的脂肪含量不到2.1%,低于瘦猪肉、牛肉、羊肉和鸡肉;兔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到0.1%,低于牛肉、羊肉和鸡肉。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会长唐福坤介绍说,我国兔产品加工与消费日趋成熟,已经开发出上百种兔肉加工产品。如腊兔、板兔等腌腊制品;五香兔、麻辣兔等酱卤制品;兔肉干、兔肉松等肉类干制品;分割兔腿、兔排等冰鲜兔肉制品也摆上了一些商场、超市的货架。
在“兔博会”兔肉美食烹饪大赛现场,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高炳义告诉《市场报》记者,不少人认为兔肉有土腥味。其实,与其他肉类相比,兔肉本身的异味是很轻微的,烹饪时只要用些许酱油、糖等一般调料,完全可以去除异味。与其他肉类相比,兔肉不夺味,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秘书长王铁灵介绍说,兔肉具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清补脾肺、养胃利肠、解热止渴等功效。现代营养学和医学研究表明,兔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因而备受专家推崇。
小兔子浑身都是宝
兔肉除了可食外,兔毛、兔皮也是质地优良的动物纤维和动物皮革。
兔毛是髓腔纤维,密度小,比重轻,其鳞片多为斜条状,故手感滑爽光泽好。“轻、柔、滑、爽、暖”高度概括了兔毛的突出优点。兔毛除工艺性能、长度、白度等优势外,也是最细的动物纤维,吸湿性强,保暖效果好,具有天然的保健作用。兔子一般笼养,兔毛杂质含量极低,这就大大减少了洗毛工序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要求。国内目前已经突破了兔毛纺织、针织产品的传统工艺模式,运用高新技术,克服了兔毛缩水、起球、掉毛等固有缺陷,开发出大量高端时尚的兔毛纺织、针织产品。用过的兔毛制品可以作为制造再生毛的原料重复使用,即便不能再用,也可以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成为肥料,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
兔皮鞣制与獭兔裘皮制品在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鞣制、加工、内销、出口贸易等各环节分工明确,经营思路紧追世界时尚潮流,兔皮鞣制与獭兔裘皮制品,已经为广大中、高档次消费者所青睐和接受。2005年,我国年产兔皮近4亿张、獭兔皮约400万张。獭兔养殖业和兔毛皮加工业呈现日益增长的态势。
潜力巨大的兔产业
受传统饮食观念的影响,我国兔肉在肉类产品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不足0.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兔肉生产国,但不是兔肉的最大消费国,国产高端兔肉产品,基本上以出口为主,这是中国人肉类消费结构的一大缺憾。数据显示,欧洲居民年人均兔肉消费量超过2公斤,其中意大利年人均消费量达到5.3公斤,而我国年人均兔肉消费量目前只有0.35公斤。2006年,国内兔肉消费量约为50万吨,这与我国年均7500万吨肉食品消费量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我国还只是獭兔等毛皮动物养殖、加工和消费大国,而不是强国。与国外竞争强手相比,在皮张质量、加工技术、服装设计、引领消费时尚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差距。
我国兔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巨大发展,催生了养殖、加工、育种、饲料、药品、养殖机械、兔皮、兔毛、服装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孕育了像青岛康大这样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领军国内兔产业的民营企业,兔产业已经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