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3@ma3office.com

,查看浏览历史

其他人都在看

绿地缤纷城

绿地缤纷城

东安路562号
1000 元/工位/月
氢办公(绿地缤纷城)

氢办公(绿地缤纷城)

上海徐汇区东安路562号
4.93 元/m²/天
氢办公(绿地中心一期)

氢办公(绿地中心一期)

上海市徐汇区龙华中路
4.20 元/m²/天
我的收藏
微信登录,

小i机器人袁辉:中国式“群聊”为何越聊越热

更新时间:2017年04月18日 来源:马上办公

从上世纪末的BBS,到本世纪初的聊天室,到Web 2.0的“圈子”,现实生活中的群体现象正在互联网上以虚拟的方式日益流行。

用IM(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的网民都知道,“群”是QQ粘住相当多用户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对竞争对手MSN来说,“群”功能的缺失一直是很多喜欢热闹的中国用户心头一件遗憾事。不过,小i机器人近日正式发布了自己的群聊工具—,MSN用户终于也可享有“群聊”的权利了。

8月22日, MSN及其合作伙伴、小i机器人的供应商——赢思软件联合宣布,基于MSN的新版M群正式发布,新版M群完全免费,每个M群可支持高达600人,还支持群聊、私聊、离线消息、隐私保护、手写、blog、关灯以及天气、命理查询等多项功能,为MSN用户提供在线沟通体验。

“M群”的推出,是否是源于QQ群的启示不得而知。但事实上,很多白领MSN用户——月收入几千块,上班在写字楼,生活于二级以上大城市,年龄在25—40岁之间......他们的身份完全符合MSN定位并也的确是MSN高级用户,拥有5年以上的MSN经历,可很有意思的是,他们中相当多一部分人同样是高级Q民,定位较“低端”的QQ同样是其不可或缺的联络工具。

令他们无法放手QQ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QQ有群的功能。一位跨国网络公司的内容主管对CNET说:“群的功能可以帮助我很方便地找到关注同样话题的聊友,很多时候通过群获得即时的、有用的信息”。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中国式“群聊”?

尽管现在还很难说M群能为MSN带来巨大的竞争力,但最起码用户获得了多样的选择。

对于跨国互联网公司来说,本地化遭遇文化碰撞是一个大问题。MSN中国产品市场经理冯华对CNET表示:“我们一年以前就开始测试M群,一年来收集了更多反馈来提高群的功能。首先,“群”这个功能到底是全球MSN用户一个共同需求还是中国用户的特殊需求,这个需要进一步考证。”

冯华表示,MSN 作为全球最大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商,要面对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而对微软来说,并非全球所有用户都需要用到M群功能,在国内,我们看到很多合作伙伴有这个意愿和要求,所以联合赢思软件基于现有机器人技术推出了“M群”。“我们没有在国外看到有像中国那么成功的群的产品。”

虽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观念古已有之,可是为什么现代中国年轻人特别热衷类似“群聊”这样的交流方式?

据赢思软件首席执行官、小i机器人的创始人袁辉介绍,测试期间,M群在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都有相当多的当地用户使用,甚至有韩国用户询问能不能推出韩国版。袁辉说:“我们跟微软也在探讨,‘群’在海外究竟是一种什么反应?比如在美国、在欧洲会是什么反应?在亚洲又是什么反应?目前,我们更多地看到是在亚洲国家引起关注;虽然我也不知道他们通过什么渠道来使用了‘M群’。”

袁辉认为:群分观念是潜移默化于我们意识形态中的,而“M群”只是提供了一个互联网的工具来实现群的交流,“原来没有更先进的互联网,我们只能使用传统的方式;有了互联网后大家用E-MAIL,但现在IM比E-MAIL更快,所以我们现在更多使用IM。‘群’也是一样,原来有新闻组,有游戏列表,现在有了IM之后交流就更顺畅快捷。“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或许以后还有更新的方式让人们能够更直接地实现交流,比如异地视频会议等等。”。

“群”的社会基础

从上世纪末的BBS,到本世纪初的聊天室,到Web 2.0的“圈子”,现实生活中的群体现象正在互联网上以虚拟的方式日益流行。有媒体评价说,“群”的兴起反映了在冷漠、孤独的人际关系之下,人们开始到虚拟空间寻找归属感的一种体现。无论这种分析是否正确,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虚拟网络空间获得群体归属,这包括婚恋交友网的成功,圈子的热闹,以及视频分享网站的大行其道等。

社会学家沙莲香在其专著《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群”是社会协作的产物,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典型的群体心里表现在参加群体的成员的“我们”情感上,即用“我们”区别于其他群体。

书中指出,群体的存在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社会是一个宏观环境,对个体而言,是一种抽象关系,而群体是一种微观环境,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具体的关系。群体心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一个人会自觉的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群体内的成员也会在认知评价上保持相对一致的情感。书中还指出,一个人在群体中往往变得胆大起来,由于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作用是一个人往往把群体看成强大的后盾,在群体中得到无形的支持力量。

由此或许可以推断,“群聊”并非只是中国互联网用户特有的爱好,之所以“群聊”这种集体大讨论的现象在中国更加流行,是因为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对普遍存在的“群”的需求,比起西方同行来说开发得更加淋漓尽致。

谁来为“群”买单?

在中国提供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服务,免费似乎很关键,因为很少消费者愿意尝试收费服务,即便避开不考虑支付、信用等收费环境不佳的问题,用户已经形成的免费观念是主要障碍。袁辉表示,小i “M群”继续提供免费服务,目前赢思并未过多考虑盈利的问题,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发各种产品功能来提供更好的产品使用体验,粘住用户。袁辉说:“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讲,不怕免费,只要产品有人用,整个产业链自然会向你靠拢。”

不过,据小i副总裁贾向飞介绍:M群在测试期间是规定每个人可建四个群,现在却扩建到十个,M群的推广主要通过大众用户口口相传,并在现有用户里面发展,这种扩张是几何级的。“群会有一个膨胀;而我们的策略主要是通过现有用户的口碑往外推。”贾向飞透露,目前M群数已经达到15到20万。

袁辉在成本核算方面一点都不马虎,他表示:M群的运营主要是小i机器人来承担,小i为此准备了数百台服务器, 还准备了很多的带宽。“你想,一个消息发出去要给100甚至最多达600人,这对你底层网络、带宽、服务器都有相当高的需求。除此以外,和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一样,小i机器人还得为南北用户跨越南北电信鸿沟而在不同城市重复部署大量服务器。

对于高成本投入的回报,袁辉用Google为例做了一个解释,“GOOGLE运营着数十万台服务器,在它没有找到竞价排名和文字链接广告之前,也需要投入巨大的投入。用户的认可是他成功的关键,现在互联网的一个潜规则就是‘用户喜欢你才有希望’。只要用户喜欢,就会有很多商业模式可以去展现,相对于中国1.7亿新的用户群,小i 2000多万用户才刚刚上路,让更多用户使用并且继续使用,是我们现阶段最需要考虑。”

热门推荐
  1. 徐汇 / 徐家汇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2. 徐汇 / 徐家汇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3. 闵行 / 漕河泾开发区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4. 徐汇 / 漕河泾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小i机器人袁辉:中国式“群聊”为何越聊越热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小i机器人袁辉:中国式“群聊”为何越聊越热

微信扫一扫关注

展开
收起
热门商圈:
在线客服
免 费 咨 询 021-6214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