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生意,从来都是一门大生意。在一个亟待追求男女平等的时代,女性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强大的消费能力也一直都是不少创业者掘金的重点。来自百度的数据显示,与2013年相比,今年女性用户在移动端的增长最高可能达到3倍之多。

  当然,购物只是女性的一个需求,甚至是一个非常小的需求。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会发现在移动时代,无论是大姨吗这样的工具还是聚美优品这样主攻女性市场的平台,都在验证着女性市场的庞大。

  在上周末的“无界沙龙·创业’她时代’来临”活动上,我们也邀请到了来自品牌营销、移动社交、美容整形行业的女性创业者与我们分享他们对于女性用户需求分析以及创业经验。

  这是一次有趣的分享,由于行业的跨度,分享的嘉宾各有差异,因而我们的分享也抛开了传统的理论,直接从实践经验切入,而我们也试图从这些具体的经验中反向拼出一个女性需求图谱。

  购物需求:分众的新机会

  购物是一种刚性需求,而随着移动端消费占比的扩大,女性购物也开始出现了分众的趋势。

  这种分众体现在用户对产品选择上的差异,即便年龄相当的白领女性,在服饰选择上也会存在具体差异,这不只是在风格上,在价格上同样如此。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女性用户的购买力会不断提升,这时候定位中高端的品牌导购爱图购就看到了机会。

  事实上,定位只是爱图购的第一步。由于女性服饰的款式众多,消费者在购买中还存在一个明晰目标的过程。对于大部分女性消费者而言,选择之前目标并不明确,而导购的出现就是帮助其明确了解所需。

  更大的优势在于PGC。由于是品牌导购,相比PGC的内容,UGC的生产方式存在冗杂,在“启发式”购买的决策中也更加明确,这也使得爱图购在外界来看,呈现的是“媒体属性—社区属性—电商属性”的递进形态。

  爱图购CEO清水在分享中解释说,正是因为爱图购是品牌导购,能够为阿里带来更加优质的流量,所以即便是在其他导购社区纷纷转型的背景下,爱图购还能在今年4月收获了阿里妈妈颁发的“2013金牌合作伙伴”的荣誉。

  分享需求:不只炫耀,还有自拍

  女人天生爱炫耀,在清水看来,爱图购是满足了女性购买的需求,而In则是购买了用户购买之后的炫耀需求。

  In是品牌导购网站爱图购近日推出的一款定位于女性时尚分享社区App,专门为具有品牌偏好的女性提供基于个人品味和穿搭风格的社交沟通。清水介绍,相比同类的滤镜和社交App,in的主要受众是女性。

  从上线到现在两个月时间里,清水发现了女性用户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尽管早期in定位是时尚穿搭,但在用户层面,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了用户的个人分享,这些分享并不一定是穿搭的分享,有时候只是简单的心情和自拍分享。

  换而言之,对女性用户来说,不管应用如何定位,只要应用没有强制用户做标签,这个界限其实就很模糊。穿搭分享、购物炫耀、心情自拍在女性用户这里,永远都没有边界。而为了满足女性的这个需求,in也开始玩起来,推出了类似心情贴纸、大头贴纸等等功能。

  美颜需求:整形是个大市场

  自拍是强需求,而自拍之外的美颜同样如此。这里的美颜并非是指不少应用提供的美颜功能,而是直接涉及外貌的女性美容。

  在本次沙龙中,来自蕾蕾美颜的汪娅平的观点是: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会带来更多的自信。她们需要呵护和保养,不仅仅是要获得外在的美丽,更关键地是:她们希望通过容颜的美容获得在职场和家庭竞争时所需要的“美丽竞争力”。

  而对于美的追求不仅涉及到美容,还涉及到整形。来自颜术医疗美容的宋为民分享的数据特别有意思:颜术成立于2011年,其在2013年的年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300万,而这一数字在2014年能够达到2200万,这意味着其年均业绩增长至少在70%。

  当然,如果分解颜术的业绩增长,包括医疗模式创新和品牌的传播都是重要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这是女性对于美的追求必然成为最底层的需求驱动。而宋为民估计,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而绕开体制的公立医院玩法也会越来越多。

  有意思的是,随着整形市场的增长,医疗机构也开始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这又是一个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平台,包括黑心医院、整形失败、高价整形的例子屡见不鲜。正是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引发了任凌峰的创业。

  任凌峰的项目叫做美丽神器,是一款定位于美丽咨询资讯平台的App。在这款App上,用户不仅能够找医院、找医生,还能进行在线咨询,甚至为用户提供了“赴韩整形”这样的套餐。目前,美丽神器已经聚集了超过3万家美容机构,正试图通过资质和价格的公开化去搭建一个信息平台。

  社群需求:二度开发的能量

  社群需求是蕾蕾美颜的汪娅平分享出来的一大亮点。

  汪娅平介绍说,蕾蕾美颜的发展其实是遵循了“美颜服务定制—开发平台高端消费—增值服务提炼用户”的路径。在整个链路中,美颜只是第一阶段的需求。围绕女性的社群需求,蕾蕾搭建了“品质生活俱乐部”和“励媛汇”两个社区平台,也开展了一些围绕女性兴趣活动。

  通过这些社区,一方面蕾蕾为用户新增了一个社交圈。由于这些女性用户往往在经济能力上相当,在兴趣上类似,所以存在组成社群的可能。而另一方面,对蕾蕾来说,因为人际网络具有“滚雪球”的特性,所以通过人际网络发布的营销信息,将获得最广泛的传播效果。

  不过,营销传播只是其一。在这些圈子形成之后,蕾蕾还可以与其他商家合作,以此为平台向三方开放。比如蕾蕾举办的红酒品鉴、珠宝鉴赏以及奢侈品展览都是以此为基础的。这些合作既可以成为会员的福利,也能成为是商家的重要推广渠道。而对于蕾蕾而言,这些沉淀下来的数据库也是其最重要的资产。

  所以,蕾蕾给到的经验是,通过前端的消费,蕾蕾区隔出一部分高质量用户,然后以此为机会形成社群进行维护和挖掘。那么,跳出蕾蕾的经验,女性社群还能怎么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