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后,中国VC/PE行业兴起,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出现了一种新模式,那就是外国直接投资人来选择合适的人选、合适的项目,配合各种有效的资源,形成企业运行机制。在这种新企业产生模式中,人的选项成为第一要素。其实,这种新模式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在美国产生,孕育了成千上万家成功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
做人的生意
在VC/PE行业发展初期,对于创业者或者说创业团队的选择,VC/PE都愿意与世界顶级管理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结成合作伙伴,完成这个选项。
VC/PE行业的本质就是投资人与创业者之间的生意,因此“人”的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从某个角度而言,VC/PE是带着资本选择合适的创业者,甚至是创业者团队,然后把钱交给他打理,并提供战略服务。
随着VC/PE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兴旺,对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的判断和选择更加重视和突出。很显然,这一判断或审核与财务、战略、法律方面的审核的标准化是有所区别的,前者恰恰是因人而异,难以用标准衡量和把握的,这就产生了一个细分的领域:VC/PE领域的人力资源服务从上述机构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领域。这类专为VC/PE领域服务的企业首先产生于美国硅谷。
如今这类公司也已经先后来到了中国,比如“埃洛耶特(ELIOT-ELIXIR ASSOCIATES)”等。
2001年,埃洛耶特成立于美国硅谷。虽然经历了互联网行业的泡沫,VC/PE行业有些冷淡,但是VC/PE行业人力资源服务仍然跟VC/PE行业本身一样极具前景。”
果然,在渡过了短暂的VC低潮后,2002年以后,随着以互联网产业为代表的IT产业的萌动、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高速发展的时期。VC/PE领域的人力资源需求旺盛,埃洛耶特们的服务正对VC/PE的日益扩大的胃口。
中国机会
虽然赛富首席合伙人阎焱、汉鼎亚太创始人徐大麟等人都曾经明确表示不会通过猎头来寻找合伙人,但是仍然有一些投资机构在寻找人才尤其是中低端人才时会通过猎头来寻找合适的人选。
比如2000年的时候,上海联创就曾经通过北京外企服务总公司来寻找投资经理以及分析师。
伴随着中国VC/PE行业迅速发展的大势,相应的人才猎头服务有增加的趋势。活跃在各类投资论坛的猎头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005年,中国方兴未艾的私募股权市场引起了欧美老牌VC/PE如硅谷银行、3i、红杉基金、EQT, BAIN CAPITAL的极大兴趣,他们也纷纷以各种不同方式设立专注于中国市场的基金,大举投资于中国市场。埃洛耶特业务也随之扩大到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并在中国香港设立了办公室。
2006年,埃洛耶特在上海设立办公室。
埃洛耶特上海办公室的合伙人张璐说:“比起其他传统行业,VC/PE具有它的特殊性和本土性的要求,并非所有类型的人力资源公司、招聘公司,中介公司所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在中国市场上建立这样一个专业化同时也具有其他相关行业背景的公司。”
2006年12月,红杉中国基金1000万美元投资中国众合,合力打造中国最大的保险超市平台,巨额资本的注入,人力资源建设与整合成为第一要务。埃洛耶特适时进入,为求才若渴的中国众合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在为中国众合寻找财务总监的人选过程中,他们在保险行业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前后找了大大小小10多个中外资保险公司如新华人寿,美亚,友邦保险,平安保险等的财务专家进行访谈和接触,最后从国美为中国众合找了财务总监的人选。根据中国众合的发展模式,埃洛耶特深入了解他们内部结构,访谈其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接触投资方红杉中国基金,在掌握了方方面信息后,埃洛耶特认为:“我们觉得保险代理行业的特殊性,不是单纯有保险领域经验的人能够领悟的。中国众合的模式是渠道的概念,于是我们也给了客户具体建议。”
在为中国众合公司物色渠道总监也是同样。中国众合为此一共支付了一二十万元人民币的服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