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租赁市场渐入佳境,联合办公企业2019年该如何发展?
上个月,戴德梁行在北京发布的2019年Q3商业地产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成交放缓,月租金降至388.2元/㎡,环比下滑2%,同比下滑3.7%。核心商圈空置率5.6%,存量面积761万㎡;新兴商圈空置率则高达22%,存量面积294万㎡。而在2018年Q3报告中,北京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为3.4%。
今年的北京写字楼租赁市场较为平淡是有目共睹的,大客户不好找,老客户缩减面积。去年市场有一个几千平米的租赁大单,客户在今年全部退租,留下一地鸡毛的事,相信很多行业人士都知道。客户违约退租,写字楼租金价格上涨乏力,是近几年经常能听到的事。办公租赁市场在进入今年下半年后依然没有太大起色,全球资本市场出现萎靡,导致很多企业刚走人正轨就戛然而止。当这波写字楼市场进入回调期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1、稳定压倒一切
稳定压倒一切,这话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放在当下的市场中,也是非常合适的。
去年和一项目上的朋友交谈时得知,原有租户本来只是计划转年之后再续签三年,结果项目招商团队硬是劝客户直接签了四年。为了多续租一年而苦口婆心地和客户交谈,想必在租金上或许也是做出了一些让步,但那又怎样呢?几年后的写字楼市场能回暖到什么阶段谁也说不准,多让客户续租一年,就多一份抵御风险的能力。
前些日大家都在评论的WeWork,正是顺应了当初孙正义“在战斗中,疯狂比聪明更好”这句话的指引方向,大举扩张。结果当资本市场萎靡,投资者态度谨慎时,最初470亿美元估值背后的实际价值立刻显现出来。这看似是个案,但却是很多行业在资本大潮过后的市场现象缩影。前些年P2P暴雷,就影响了很多楼宇,有些楼宇甚至因此被封楼,大租赁体量和高租金让人忽略了对客户品质的客观判断。
在现阶段,我们不要去过于纠结租金多少钱,而是在不违背楼内客群结构的前提下,尽量多的去稳定现有客户,同时多与渠道深化合作,吸引更多资质较好的企业;同时,多与政府层面加深意见交流,争取到更多政策支持,吸纳相关政府合作企业进驻项目,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2、灵活调整项目招商结构
人们的办公方式在不断改变,对于固定工位的需求量在逐渐减弱,现在的咖啡馆里,经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围坐在一起开会的人,为了更好的工作产出,办公、会议的地点可以调整。那么写字楼是否也可以改改一沉不变的样子,去多设立开放公共场所,所设立一些展厅等内容,或者增加联合办公,来活跃楼宇客群结构,增强客户办公体验感。
3、爱惜自己的羽毛,多着眼于未来
最近据业内人士透露,去年刚进入北京市场的某联办品牌,在今年不但开始退租,赔了几千万的违约金,同时还在寻找下家打算收购自己的品牌。在感慨势态如此急转直下是,也在试问这样的品牌就算以后东山再起,杀回北京市场,还有哪个项目敢接纳它?
品牌这种东西虽然抽象,但真的很重要。前几年市场情况还可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很多内资行有着不错的交易成绩,内资行与外资行都在发挥自己的专长助力市场发展,而今年,当企业发展与办公需求发生变化时,优质客户难觅,五大行的市场表现立刻显现出来,一是服务专业度,不是小经纪行经过几年就可积攒起来的,二是品牌沉淀,大客户只认准让它来服务。
当然,回归到楼宇里,我们不但要多维护客户,同时还要多联谊渠道,对租户服务好,对渠道佣金高、结佣快,这些小举动都是在树立自己的口碑。
我平时爱听郭德纲的相声,郭大爷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所以,当市场发展放缓时,我也由心地为说几点自己的心声:
1、资本寒冬下,今年很多风投都在卖项目,能获得几千万融资的企业,您一定要好好珍惜;2、权威机构的数据报告,虽然客观地反应着很多市场现状,但同时也是为更好的提振市场,所以,作为集团领导,不必纠结于楼宇负责人为何没能将楼宇的租金价格提高到区域水平,我们要多放眼未来几年的市场发展,守住现有成果,未来才会收获更多收益。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