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写字楼,前景可观
随着上海中心的建成,低碳环保型写字楼又一次占据了大众的视野。
总高632米,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的上海中心,其最大的亮点除了宛如天际的高度和超高的建造技术水平之外,还有最新的可持续发展技术的运用。
上海中心在主楼顶层计划布置72台10千瓦的风力发电设备,对冷却塔进行围护以降低噪音,绿化率达到31.1%。
此外,其造型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节能的需要。它摆脱了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载降低24%,减少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节省了工程造价。同时,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的内部圆形立面使其眩光度降低了14%,且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
即使是内部被称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梯,也尽量减少能源使用。这种电梯由三菱公司设计,负责将乘坐者送上空中大厅,采用加压舱设计和可以发电的转换器,能耗减少30%。
其环评公示显示:室内环境达标率100%;综合节能率大于60%;有效利用建筑雨污水资源,实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超过10%;实现绿色施工;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目标。
上海中心可持续发展技术的运用,预示着绿色科技在上海写字楼中的巨大发展潜力。
绿色科技其实不是什么新鲜词,其在住宅领域早已盛行。例如在上海的中鹰黑森林、朗诗绿岛等中高档社区,建造过程都运用到一些环保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被不少业主认可。
然而,上海真正的能源大户,如写字楼、宾馆等公共建筑,却未能在节能减排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据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建筑耗能在所有能源消费总量中约占30%,其中写字楼、宾馆、商场、医院等公共建筑的耗能量、耗水量,又分别是住宅建筑的4~10倍和2~4倍,尤其在上海这类一线发达城市,每年在建筑上耗费的能源更是触目惊心。
在几乎所有的写字楼,为了追求豪华、大气、美观,都会使用大量的挑高大堂、全玻璃幕墙、装饰灯等设施,而这些其实都是消耗能量的罪魁祸首。
所幸,一些富有前瞻性的写字楼开发商已经意识到,低碳办公必然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目前就已经有一些低碳环保写字楼先行者,如上海嘉定区菊园新区的财智金岸、杨浦区五角场的绿地创汇、虹口北外滩的白金湾广场、东方海港国际大厦等等,都在建设过程中采用新型环保技术,如外遮阳卷帘窗系统、屋面雨水回收系统、地下车库自然采光等,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其实,随着上海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早些年在写字楼行业流行的“准甲级、5A标准、国际品牌物业”等标准,现在已十分普及,不值得再拿来当作写字楼产品的特色或优点。在低碳环保的国际大趋势下,能先人一步实现“绿色低碳”,才能在上海众多写字楼中具备最具优势的竞争力。
上海中心低碳环保设计的奉行,为上海写字楼走向绿色低碳打了一针强心剂,然而,要全面实现上海写字楼低碳环保化的过程还很漫长,在此期间,不仅需要低碳产品和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更需要社会低碳意识的觉醒以及政府低碳政策的支持,我们只有翘首以待了。
小编邮箱:jiangshaoxiao.ma3office.com
-
Distrii办伴(森本大厦)
1200元/工位/月 -
城开YOYO
1500元/工位/月 -
守信创意园
5元/m²/天 -
艾慕嘉·谊园—传统办公
5.95 ~ 6.8元/m²/天

微信扫码,立领成交报价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