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创业开餐厅,大一创办贸易公司,后来退学、北上、再创业,这些年,蔡浩宇追求改变的脚步从未停下过。三点一刻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家智能协同营销的平台,将共享经济、人工智能与新的分配方式融合在了一起,“我相信这一定是营销的未来。”创办人蔡浩宇如是说。
饭桌上聊出来的生意经
创办三点一刻的契机特别简单,是在饭桌上聊出来的。
“当时我在做贸易公司的时候,发现身边很多创业的好伙伴,有很多的营销的需求,像技术导向、产品导向……但是他们自己不会做营销,就需要去招一个做营销的团队:文案、编辑和市场总监。他们算了一下成本,一个月大约几十万吧,还是最低的配置。另外再加上媒介采购,这些他们都不懂。但是要他们去找一些大的像4A、奥美、蓝标这样的公司,光设计个logo就要50万、100万,那对于这些在天使轮到B+轮的这些创业公司,他们不知道找谁。
所以我就想,全中国“双创”这么火,有这么多家创业公司,为什么没有一家能够专门来为他们做这个,提供4A品质但是价钱却很实惠的这样一个公司?然后我当时就说好,我做过营销,在分众、网秦都是做营销相关的,加起来有四、五年的时间,我就说要不我弄一个这块的事情,我去帮你们弄一下。没想到饭桌上所有人都说好。”
三点一刻的雏形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发展路上,不停探索。
后来的时间里,蔡浩宇每天都思考着:怎么让所有创业公司都享受到4A级的品质?慢慢地,他发现,靠个人的力量,做一个两个项目可以,但是如果有大规模并发,要服务中国千千万万中小企业的话,就必须需要平台,来统一的梳理和分析需求。有了平台还不够,还要有人做落地执行。
为了将项目更好地落地,蔡浩宇将目光放到了共享经济领域。“共享经济这块,在世界上包括国内,已经有很多做得很成功的案例了。你比如说像滴滴、Uber这些,那为什么营销里面不能有这种共享经济呢?我们只有打破人的壁垒,将其平台化,这样才有可能为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提供4A品质的服务。”
到了一定的阶段,蔡浩宇发现,“一旦把领域定义在营销,真的以客户导向为导向的话,那就不可能单纯的说靠线上发稿或者线上程序化购买就能够解决一个复杂的营销需求。如果说我真是为了客户着想的话,那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客户所说的需求,我能不能最直接的帮他完成。所以说我们就想到了,共享经济为什么不能再进一步,做成协同?”
“三点一刻目前的定位是智能营销协同平台,未来再往下积累的话,可能就是智慧协同营销网络,打到最后一段的话,可能说我们这个平台足够优化,有优良的数据沉淀和双码匹配,并且在C端有足够多的人使用我们的平台的时候,可能会升级到人工智能的方式。”
正是因为蔡浩宇和团队在这条路上的不停探索,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三点一刻。
感谢曾经每一段经历,干过的工作,遇到过的人。
“我的每一个经历都是在为今天做努力。”
高中在学校边开餐厅,大一开贸易公司,每月三四十万的收入并没有让蔡浩宇得到满足,“一开始可能觉得人生到达巅峰了,渐渐地不去上课,后来干脆退了学,慢慢的发现有点不对。我每天闲在公寓里,每月有几十万的收入,我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知道怎样将公司再做大。”
安逸闲适的生活让蔡浩宇有些无所适从。偶然间在电视上看到的《奋斗》再次点燃了他内心的梦想,于是他卖掉公司,来到北京。不懂财务,不会管理团队,不会做销售、做产品,不知道什么是前端后端……蔡浩宇一步步地积累,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到市值三亿公司的CEO,那些年的所有经历都让他心存感激,“正是因为有那些过往才成就了今天的我,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如果不创业,梦想作一名教师。
“因为我自己很幸运,我在很好的时机,遇到了这个世界上很优秀的老师。他们非常耐心的教我,没有因为我是一个退学生而看不起或者怎么样,而是发现我身上的闪光点,然后把这种闪光点告诉我。让我发现自己,让我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跟我一样的人。”
关于未来,蔡浩宇希望公司做到几个第一。
“一个是三点一刻体系内的销售,应该会成为全行业最赚钱的销售;第二个三点一刻体系内的核心的营销人,会成为这个世界最赚钱的营销人;第三个我们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营销网络,永不放弃,永不永不永不放弃。
我不是在颠覆谁,而是这个时代在推着我们向前进。”